84.鐵甲大艦送使回-《江戶旅人》
第(1/3)頁
東海。
兩條森然巨艦,正劈波斬浪,駛向日本。桅桿上懸掛著的德川三葉葵旗幟,赫然標明出這兩條巨艦的歸屬。
正是德川家定搜府庫,窮內帑,撤音樂,省宮室之后, 為德川幕府海軍專門向法國人訂制的兩條鐵甲艦!
沒錯,就是鐵甲艦!
船旁列炮式鐵甲艦,雖然建造的過程中,仍舊采用了大量的木質材料,可是整個船身,卻包裹著一層100-120毫米的熟鐵裝甲。作為同型姊妹艦,兩艘戰艦均全長77.8米,寬17米,滿載排水量為5700噸,搭載的鍋爐可以為其提供2500馬力的功率,并讓該戰艦以13節的速度在大洋上馳騁。
其火力則是三十六門五十磅炮,均由法國督造,質量過硬,能發射木質引信的爆破彈,也就是開花炮彈。對于木制戰艦,有無與倫比的破壞力。
在幕府特使水野忠精抵達法國時,雄心勃勃的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剛剛取得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一時間威望無兩。這位法國皇帝,雄心勃勃的再度開啟了法蘭西的大殖民時代。
為了開拓廣闊的殖民地,法蘭西必須擁有更加強大,更加先進的戰艦。錫普諾海戰的經驗告訴他,開花彈的廣泛使用,使得木質戰艦在海戰中的生存能力大大下降。
基于保證海軍艦艇防御力的需求,鐵甲艦終于被提上了議程。
法國人率先設計出了光榮號船旁列炮式鐵甲艦, 當船只的圖紙出現在水野忠精的面前后,水野忠精二話不說。
買!
事實上,此時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建造過實質上的鐵甲艦,法國人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建造光榮號帶有相當大的實驗性質。法國國內雖然有拿破侖三世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支持,可是反對者也有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