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幕府股友辦銀行-《江戶旅人》
第(1/3)頁
“不知上様內帑見在多少?”
反正話都說開了,而且內帑這個事情島津定義也問過,德川慶福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直接張口詢問。
“約有八十萬。”忠右衛門早就準備把內帑請清空,讓外朝死心了,所以被島津定義支走了不少。
“那興業會社見在?”這回德川慶福問話,就多少有點壯著膽子了。
德川興業的錢,就從來不過幕府的帳,以前都是缺點要點,你現在直接問還有多少,是什么意思?
“二百萬!”忠右衛門居然毫不猶豫。
當然啦,有所保留就是了。
“那便足夠了!”德川慶福也是脫口而出。
現在俄軍戰利品折算一下少說二百多萬,帑金還有八十萬,幕府本身金藏有百十萬,德川興業有二百萬,合計下來,足有六百多萬。
六百萬夠干什么?當然是完全足以充當準備金,開動印鈔機,去印一千兩百萬鈔票啊!
只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幕府的金融信譽為零,或者說不是為零,應該是負數。就幕府這個批樣的封建屑政權,在金幣銀幣上面,都一再的調整金銀含量,還發行鐵錢。更夸張的是發行當百錢,全然就沒有半毛信譽的。
一旦說幕府要發行紙幣,那不用問,市場是肯定不會接受的。或者最多表面接受一下,實際上都嫌棄的和狗似的,立刻想方設法去換成金銀銅錢等實物貨幣。
與此同時,其實日本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流通紙幣了。只不過這些紙幣要么是諸藩開出來只能夠在藩內使用的藩札,要么是那種二百多年生意做下來,在天下間名聲卓著的大豪商開出來的羽札。
所謂的藩札,往往和實物是掛鉤的,要么是藩內生產的米,要么是其他特產。商人愿意接受這種藩札,主要還是因為篤定諸侯們能夠拿得出東西來還。或者就算付不了本錢,還能夠付一個利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