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英得其名我取實-《江戶旅人》
第(2/3)頁
幕府和俄國結了這么多的梁子,況且又在英國人的船上,給英國人做馬前卒,你就是想和俄國人完全和睦,也不可能啊。
“便是這個道理,朝鮮無論如何,也不能為露西亞所奪!”松平齊宣也是這個想法,隨便怎么樣都好,但是俄國的勢力不允許進入朝鮮。
“英露相爭,真是牽連極大啊。”助六辦外交的嘛,肯定是十分感慨。
大國們爭一爭,似日本這等小國,很容易就被牽扯進去了。牽扯了還不算完,有時候還把自己給牽扯死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臣以為此事或許是好事一樁!”坐在末尾的福澤諭吉突然正聲說道。
“恩?”連帶著忠右衛門的所有人,都轉頭望向他。
作為江戶大學的教務長,實際上福澤諭吉的官階和三千石旗本差不多,在外面已經是人上人了,在幕閣的諸位老中這邊,那也就比利根川里面的鯰魚少點罷了。
“既然英露皆爭,則說明朝鮮乃東亞之鎖鑰。我日本以西即是朝鮮,于我國防而言,殊為重要。若是英人占據,則我可得數十年之安泰。借此時機,幕府亦可深入朝鮮八道,或是采礦,或是糴(di)米,官商兩便。”
福澤諭吉的想法到是很簡單,英國人本身在東亞就要仰仗幕府這個馬前卒沖殺。如果他試圖控制朝鮮,那么極有可能的,他會雇傭幕府的人馬,去輪替英軍駐守。而且英國應該主要也是殖民化朝鮮,且采取的大致應該也是以鮮治鮮,甚至以日治鮮的策略。
英國人嘛,最喜歡劃線。在劃線之后,就是做攪屎棍,沒有民族造民族,沒有宗教引宗教,沒有階級分階級。
有很大的概率,他會引入一批日裔移民,擔任殖民地政府的中下層官吏,也會允許日裔在朝鮮進行相應的投資和開發。
幕府雖然沒有得朝鮮之名,卻有可能得朝鮮之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