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不可思議的相遇-《江戶旅人》
第(2/3)頁
沒錯的,就是拿破侖三世的皇太子,阿爾及利亞王拿破侖四世。
說來也是巧,忠右衛門蹬腿,拿破侖四世他爹拿破侖三世也蹬腿了。可蹬腿歸蹬腿,拿破侖三世本人在日本,有極其龐大的財產需要處置。已經沒有了皇位的拿破侖四世,需要足夠的錢財,來繼續活動,維持波拿巴家族的榮耀和輝煌。
于是他就來到了日本,十八歲的年輕人,說實話還有點涉世未深的意思。幸好他人生的前十五年,是按照帝國繼承人的標準培養的,所以倒也有幾分早熟。
因為當年拿破侖三世同德川王家的友好關系,在日本人生地不熟的拿破侖四世。想要把自己老爹的財產收拾整理完全,必然須得借助一下舊有的人脈。
別看他現在失了國,可畢竟段位擺在這兒,他人一到橫濱,德川家興就派人去接他。還專門設宴款待了一番,故人之子嘛。
按照拿破侖四世本人自己的了解,他爹在日本有超過十億金法郎的巨額投資,在礦山、鐵道、港口、洋行、紡織等諸多行業。
普法戰爭法國戰敗之后,日本王逼迫法國政府放棄了在日本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但是對于正常的法資都是保護和承認的,這里面當然包括拿破侖三世本人的投資。
尤其是別子銅山45%的股權,幾乎可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別問為什么當年明明是80%的股權,現在只剩下45%,貝利考特公使報給拿破侖的時候就沒80%。
在神戶這個曾經的法國租界,拿破侖三世還有很多的工廠。都是利用日本那些識字的廉價勞動力,來料加工,再傾銷去清國的廠子。法國人在安南就是推廣經濟作物的種植,但是避免發展工業。
像是黃麻、棉花、甘蔗、香料等材料,接二連三的從安南輸送到日本,再在神戶加工,最后進入清國和安南本身銷售。
這也算是新時代的“三角貿易”了,拿破侖三世和忠右衛門當年的計劃,其實還算是挺現實的一個發展路子。
總之點算已經在進行之中了,拿破侖四世來會見篤姬和阿蘭,主要也是為了尋求一個方便。他一個失了國的太子,日本這邊直接把他爹的財產全部吞了,他也不能咋樣。
國與國之間還能談,國與人之間,那就呵呵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