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護憲公來自法國-《江戶旅人》
第(2/3)頁
最近這些年,日本不斷從朝鮮套購黃金,征買大米。黃金什么的還好說,和一般朝鮮老百姓的生活距離實在遙遠。而且就算是上層兩班,也不把黃金當什么貨幣,主要就是收藏一下,當做珍寶那樣。
所以對于套購黃金,朝鮮上下幾乎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是大米就不同了,大量的糧食外流,不僅造成朝鮮南部的倉儲空虛,也使得地方上的饑荒頻繁發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就是最直接的破壞了朝鮮原本就搖搖欲墜的農村形態。
但還是那句話,朝鮮的老百姓死活,與我日本國何干?
德川家興不覬覦朝鮮的土地,知道這地方列強都盯著呢,沒見到法國人聽說朝鮮出事了,那個跳腳的樣子嘛。但是維護一下日本在朝的利益,繼續從朝鮮獲取原始積累所需的資本,同時購入糧食,還是很必要的。
日本需要朝鮮的黃金和大米,也需要這塊市場,哪怕一年只能從朝鮮賺一百萬,那也是賺。而且是不惹列強的賺,總比去其他地方搶殖民地來得容易吧。
再說了,披拿破侖四世的皮去朝鮮,軍費就是拿破侖四世掏,維護的是日本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
第一江戶師和第四廣島師匯入了拿破侖的麾下,天野八郎和久坂玄瑞成了他的副將,坐著英國開回來的鐵甲艦,殺奔仁川港。
秉持內閣總理大臣吉田松陰意志的高杉晉作也以日本國特別使臣的身份,跟著去了朝鮮,相機而動。
朝鮮人抵抗的非常堅決,但是仗打得還是相當容易。甚至拿破侖四世身邊的法國副將都說,這簡直是在復刻八里橋。
法蘭西義勇軍團大炮遠勝于朝鮮老舊的火炮,一戰而奪江華島,而后便不再擔憂后路,登陸江仁川。朝鮮兵一萬余人擁眾來戰,再大的勇氣也彌補不了雙方武器的代差和訓練的高低。
只用了一個小時,上萬李兵便告潰敗!
仁川全城的洋人和數以萬計的朝鮮教民,瘋狂的擁到拿破侖四世的馬前,高呼拿破侖的英名,盛贊他的勇勐和武功。歡呼的人群,好似當年拿破侖在奧斯特里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后,恭迎他回歸巴黎的公民。
鮮花和掌聲令拿破侖四世心中激蕩,這是他第一次享受到自己祖先曾經享受到的榮耀,這令他更加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沒有了軍隊保護的漢陽,輕而易舉的落入了拿破侖四世的手中。掀起斥洋運動的李昰應被直接逮捕,高宗大王也被限制在了昌德宮中,不得外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