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一直在等一個名正言順的開戰(zhàn)時機,他知道時機就要到了! 慶國雖兵強馬壯,早已覬覦北齊良久,奈何師出無名,慶帝只能引而不發(fā),如今對方主動把開戰(zhàn)的由頭送上門,他自然要笑納。 然而范閑終歸是毫發(fā)無損,慶國無法立刻名正言順地出兵,所以慶帝的第一步安排是獅子大開口,借范閑遇刺一事,向北齊索要高額賠償。 慶帝一開口便要北齊交出他們在慶國的所有諜報網(wǎng),根本沒有一點談判的誠意,擺明了就是要借口宣戰(zhàn)。 得到這個消息,戰(zhàn)豆豆不怒反喜,慶國如此要求當然是漫天要價,可在她看來慶帝還是保守了。 這至少說明,慶帝并不知道天下又多了幾位宗師,至少南慶那邊他是全然不知情的,否則他哪里還會在乎什么師出有名,直接以宗師碾壓便是了。 二來,他恐怕也不清楚北齊這邊至少也多出了兩名宗師,不然也不會如此囂張。 不過慶帝此人向來老謀深算,戰(zhàn)豆豆也不敢輕易決斷,所以她親自跑了一趟天一道,向國師苦荷求教。 苦荷聽聞此事,幾乎沒怎么思考,便讓戰(zhàn)豆豆放手去做。 之所以能有如此底氣,蓋因苦荷收到了四顧劍的傳信。 四顧劍說他劍術(shù)大進,不日便將再入慶宮,刺殺慶帝。 他刺殺慶帝并非為了給葉輕眉報仇,比起葉輕眉,他更在乎的是他的東夷城,他認為慶帝的文治武功高超,在慶帝治下慶國遲早會去消滅東夷城,所以才去闖宮刺殺。 然慶國境內(nèi)有兩名宗師,皇宮大內(nèi)又戒備森嚴,故而一直沒有得手,甚至連逼慶帝出手都做不到。 如今四顧劍言之鑿鑿要去再刺慶帝,顯然是武功修為有了長足的進步,自認足以突破慶宮禁軍的層層把守,即便有宗師出手,他亦不懼。 聯(lián)系到司理理人在東夷城,苦荷不難想到四顧劍定然是間接得了些好處,所以才敢放出如此豪言。 而他苦荷又何嘗不是呢! 四顧劍自司理理處得到了部分「天命劍道」,苦荷卻是從海棠朵朵那里得到了完整版「太極拳」。 雖說苦荷的資質(zhì)放在四大宗師里算是最低的,但是他走的路子與太極之道相合,再加上有海棠朵朵詳盡的指導(dǎo),他已將一小部分太極拳化入了自身武道,實力亦是大進。 在這種情況下,苦荷自然不懼南慶的挑釁,慶帝要戰(zhàn),那便戰(zhàn)。 就這樣,北齊的回應(yīng)異常強硬,不僅不承認刺殺范閑的是他們的人,更給南慶扣上了一頂栽贓陷害的帽子,反手也要求賠償。 北齊這個倒打一耙的態(tài)度倒是出乎了慶帝的預(yù)料,老謀深算的他不由開始生出疑心,不知北齊到底有何倚仗。 不過態(tài)勢發(fā)展到這個程度,慶帝就是想叫停也不可能了,因為慶國上下已經(jīng)群情激憤,各部大臣更是每日上書,要求北伐討齊。 若是此戰(zhàn)不打,必會傷了士氣,寒了民心,所以慶帝當機立斷,打! 國戰(zhàn)開啟,一切事務(wù)都要靠邊站,范閑和林婉兒的婚期也不得不延后。 太子和二皇子的爭端也全部擱置下來,慶國的所有人似乎都在為討伐北齊盡自己的力量。 不過這當中絕不包括李云睿,她只想靜靜地看熱鬧。 倘若慶國輸了,她正好可以取慶帝而代之,若是贏了,她也能省下些統(tǒng)一天下的力氣,只要對付好慶帝便是。 無論慶國是輸是贏,李云睿覺得自己肯定是贏了。 同樣對此戰(zhàn)不怎么上心的還有司理理,她是單純的參與不到這個級別的戰(zhàn)爭之中,哪怕東夷城的力量全都交到她手上,對于齊慶兩國來說也是彈指可滅。 所幸司理理并不著急,在與四顧劍交流切磋,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她穩(wěn)扎穩(wěn)打,狠抓教育、商業(yè)和軍事。 有著多國革命歷史作為支撐,司理理很清楚現(xiàn)階段她唯一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地積蓄力量,趁著齊慶兩國交鋒,慢慢壯大屬于她的力量。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