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郭昊一點都不驚訝賈詡知道后世的名言,董卓篡漢的事跡都已經(jīng)被皇甫嵩知道了,更何況是一些名言名句。 “將軍有什么?”賈詡進一步問道。 “有這座城,有這桿戟,有不甘的心。”郭昊神色自若。 “賈詡賈文和。參見主公。”賈詡默念著郭昊的回答,然后一拱手道。 “好好好,今日吾得文和,如漢高祖遇留侯,文和實乃吾之子房。”郭昊大笑。 顯然賈詡還沒有達到后世那么圓滑的地步,竟然被郭昊不留余力的禮遇激發(fā)了些許的中二之氣。 “文和定不負主公所托!” 看著仿佛打了雞血一般的賈詡,郭昊內(nèi)心嘀咕,和聰明人說話好累啊,完全參不透賈詡話語中的深意。 “還請文和出謀劃策!”郭昊見氣氛濃郁,連忙把自己之前看到的情報都拿給賈詡。 賈詡皺著眉認真地看完了所有情報,閉上雙眼認真的思考了一番, 身為涼州人的賈詡自然明白羌族反叛的意義,更明白羌族反叛的原因。 從前朝,乃至前前朝的時候,羌族就在效忠和反叛之間反復橫跳。 從光武帝時期開始,朝廷就陷入了在西涼和羌族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泥潭,不斷地上演反叛,鎮(zhèn)壓,在反叛,再鎮(zhèn)壓,這種反反復復的結(jié)局當中。 哪怕是當年涼州三杰,皇甫規(guī)、張奐、段潁三人在涼州把羌族殺的血流成河、人頭滾滾都沒能解決問題。 涼州的羌族戰(zhàn)斗力和南匈奴也就是一個水平的游牧民族,羌人反叛的原因是因為生存需要。 這也是段颎殺了幾萬羌人都沒能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羌人也是為了生存而戰(zhà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