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儒家的教化改革-《網游之神話三國》
第(2/3)頁
正所謂外邦蠻夷不算人,拿東瀛這些士卒做實驗,他們不會受到任何方面的指指點點。
就算之前指責他們用死囚的那些腐乳也絕對不會在這方面進行挑刺,如果他們用蠻夷奴隸做實驗還有人說閑話,那可就別怪他們不客氣了。
他們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可是絕對不是什么軟柿子,當年恰的最狠的時候,可是和儒學并成為顯學的。
實在是不怎么放心的郭昊,還是把飛熊調去天宮一號,一方面是為了安全,另一方面有飛熊操控重力的話,天宮一號的速度能快上不少。
大概一天多的時間就能飛回坐落在北疆的試驗基地。
東瀛至此也就算是全面落入了漢帝國的掌控,或者說落入了傀儡卑彌呼政權的掌控。
不過眾所周知,戰爭時期是一套,戰爭結束之后,那就是該清算清算,該翻臉翻臉。
在漢室的指示下,之前支持織田信長的家族或者說勢力,全被被一網打盡。
漢室對這一套實在是太熟悉了,以蠻夷治蠻夷這一套保管挑不出任何毛病。
男的全部淪為奴籍丟去干建設,女的全部發配去教坊司,如果有愿意的士卒則是可以花錢替他們贖身娶回家,這也算是一種戰利品分配手段。
戰爭從來都是為了利益和政治服務的,在結束了戰爭之后,作為贏家的漢室自然有資格通吃。
而作為最大功臣的士卒們自然享有頭等權力,不但有軍功,軍餉,而且在分配戰利品的時候,享有第一權力。
就比如教坊司的這些姑娘,平常人贖身可能需要一百兩,而這些士卒和退伍士卒走手續只需要十兩就能拿下,反正福利這方面是郭昊和陳曦最為看重的。
有句名言說的好,q桿子里面出zq。
只要牢牢抓住軍權,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打不了就是發動戰爭打唄,在這個戰爭主義年代,強大的軍隊能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順帶一提,打下了東瀛之后,果斷和高麗一樣采取的是等級制度。
直接把東瀛人和高麗人一樣劃分為二等人,然后再鼓勵漢室男子與這些地區的女子通婚,結婚之后脫離二等人籍貫,用不了兩三代東瀛和高麗就成為歷史了。
不過漢室也沒堵死所有的路,給這些二等人留下了一條生路,那就是參軍,只要有戰功那就可以脫離奴籍和二等人籍,成為真正的漢室子民。
這一套不是陳曦和郭昊搞出來的,而是那些正兒八經的大儒聯名搞出來的。
對于這些大儒來說,這可是教化之功啊,都不用陳曦催,自發的就聚集在一起開始搞詳細的條條框框。
漢儒,尤其是現在這個漢帝國大環境下的大儒,那可基本上都是真正的儒家傳人,跟后世那種水太涼頭皮癢的貨色完全不是一路人。
吸收蠻夷,教化蠻夷對于他們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嚴格意義上算起來,現在的儒家走的還是董仲舒那一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一套,不過核心內容微微改動了一下,變成了兼收并蓄以儒為主。
沒辦法,誰讓郭昊和陳曦鐵了心搞百家爭鳴,這些大儒拗不過,只能改方向,從排擠打壓到良性競爭。
而且這一帶大儒領袖,也從孔融等人轉變成為了盧植和蔡邕。
沒辦法,大儒也是人,大儒在冉冉升起的帝國面前也得低頭。
蔡邕就不用說了,有個丞相當女婿,當世第一權貴階層,皇親國戚什么的甚至要淪為第二權貴階層。
很多人寧愿得罪劉虞這些皇親國戚,也絕對不會愿意得罪陳曦。
至于盧植那就不用說了,在被灌輸成為內氣離體之后,煥發了第二春。
嚴格來講,盧植的實力可不弱,真正的出將入相。
漢末三杰當初打黃巾的時候,朱儁被圍攻打敗,皇甫嵩僵持獲勝,只有盧植那是連戰連勝,要不是小黃門左豐搗亂,根本就用不著后面那些破事,黃巾還能提前結束一段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