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曦看著政務廳外的云,感覺到了風起云涌的感覺,一股戰(zhàn)爭將要爆發(fā)的既視感出現(xiàn)在他的心中。 …… 時間流逝,從貴霜塑造帝國意志已經(jīng)過去兩年有余,貴霜也終于按捺不住自己躁動的小心思,開始朝著漢室做滲透試探。 打漢室這種事情,在貴霜其實挺好做動員的,只要說是為了娶公主,瞬間能干掉一大半的反對聲音。 而隨著貴霜的波動,帕提亞也開始波動。 秋天是個動手的好季節(jié),貴霜打算動手,羅馬同樣也打算開始動手。 上一次被帕提亞騎著打,讓羅馬很沒有面子,這一次羅馬花了兩年時間,一口氣把國內所有的問題擺平,并且在大不列顛邊境上囤積了重兵。 隔絕了大不列顛的影響之后,羅馬打算這一次給帕提亞來個重的,就算不能滅了帕提亞,也絕對要把帕提亞打到四肢癱瘓。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羅馬解除了教會的部分枷鎖。 不但把曾經(jīng)廢棄的三根鷹旗給了教會,還允許教會征召一批護教騎士。 當然好處不是白給的,在北方大不列顛牽制的情況之下,羅馬打算拿教會的底蘊硬懟帕提亞一波。 給教會塞了一大批素質優(yōu)秀的蠻子,讓教會將這些蠻子借助信仰給教化了,然后全部拉出來打算讓他們和帕提亞來場世紀大戰(zhàn)。 教會當然不愿意放棄這個羅馬好不容易給出的機會,掏了老本,連傳說中的移動教會都給開了出來,就是為了保證這些蠻子信徒的戰(zhàn)斗力。 只要這一戰(zhàn)獲勝,蠻子信徒們活下來的就算十不存一,也可以從蠻子步入到公民的層次,這樣一來他們教會的勢力就會大大擴張,雖然不能回到神圣教會的輝煌時期。 但是至少他們將成為羅馬的一大官方機構,從羅馬的打壓當中解放出來,到時候就成了政治博弈,而不是單純的欺壓。 這些年他們被羅馬打壓的夠嗆,雖然體量越來越大,但是在上層的政治聲音卻越來越小,甚至面臨著被全面清算的危機。 梵天被貴霜砍死,這可是給羅馬了不小的啟發(fā),羅馬這邊可是躍躍欲試打算把上帝拉下來給砍了的。 最終,還是在教會的誠意之下,羅馬放棄了這一點。 蠻子的數(shù)量實在是太多了,如果不能通過信仰和英雄崇拜雙元控制,很有可能導致上升渠道太窄,迫使蠻子們翻臉。 如果沒有大不列顛,這些蠻子翻臉就直接滅掉了,但是大不列顛的存在讓羅馬如鯁在喉,寢食難安。 不過大不列顛終究是強盛一些,羅馬打算先捏軟柿子。 而且,他們和漢室之間有暗中聯(lián)系,雖然雙方現(xiàn)在都還有顧慮,但是估摸著結盟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兩面夾擊,毀滅帕提亞并非不是不可能。 不過在哪之前,羅馬并沒有完全答應漢室,他們還需要先削減一點蠻子的數(shù)量。 蠻子,太多了,這是羅馬的歷史遺留問題,就像是貴霜的種姓制度,漢室的皇權歷史,大不列顛的部落習俗融合問題,都是難以規(guī)避的歷史遺留問題。 而帕提亞同樣抱著心思,整合了全國上下,打算跟羅馬比劃比劃。 不得不說,梵天四分五裂之后,各個國家都有裨益。 他們同樣暗搓搓搞出了自家的帝國意志,匈奴對于如何修補帝國意志有著大量的嘗試,其中很多手段都讓帕提亞應用上了。 而且尤其是鐵木真貢獻了匈奴殘留帝國意志之后,更是加速了帕提亞帝國意志的修復。 雖然帕提亞的帝國意志比貴霜的還要衰弱,但是畢竟是一個完整的帝國意志。 蒙古等部落也因為鐵木真的抉擇,算是正是融入了帕提亞,幾乎在一夜之間占據(jù)了帕提亞四分之一的全力崗位,剩下的也只是政治博弈的問題。 而變化最大的自然是漢室,從北至南,打下的疆域實在是太廣袤了。 而且在和美洲帝國的各個勢力搭上線之后,以澳大利亞為中轉站的跨海貿易就拉開了帷幕。 孫策也算是正式在海洋上擁有了自己的根據(jù)地,雖然絕大多數(shù)都還是島嶼,面積最大的澳大利亞土地上,還生活著數(shù)不清的袋鼠和兔子,但是總算也是有了一塊自己的根據(jù)地,成為了漢室在海洋上的一塊門戶。 南方的大開發(fā)也算是完成了,南蠻等地也逐步開始開發(fā),全國上下道路四通八達,基建算是初步有了一個成果。 對于漢室而言這些最基礎的增強,就是最大的增強。 “終于,等到羅馬動手了,沒想到羅馬會等這么長時間!”諸葛亮看著情報隱隱開始興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