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此,就算他已經(jīng)擊敗了草原聯(lián)軍,但是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依舊不太現(xiàn)實。 說實話,之前宇文部、素利部、闕機部、彌加部這東鮮卑四部的人口,就已經(jīng)是呂布目前都夠消化的極限了。 這四個大部加起來差不多有漢民五十余萬,胡人三十余萬,憑借五原郡一郡之地,再加上開發(fā)河套平原,勉強還能安置下來。 但如果再多的話,先不談消化的問題,首先那么大的動靜就很難瞞住了。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將來呂布能夠掌控整個并州,說不定能把草原上的人口全部吃下,但是他現(xiàn)在只是掌控了一個五原郡,根本無法支持他吞下整個草原的人口。 如果硬要強行吞下,只能撐到自己,同時暴露他的所作所為。 而一旦這些事情暴露,除非現(xiàn)在呂布就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造反,否則這么龐大的一筆人口朝廷肯定會想辦法安置,絕對不會全交給他的。 這樣一來,呂布想要將這些人口作為自己日后根基的想法也就落空了。 所以,短時間內(nèi),起碼在呂布掌控并州之前,草原上的其他人口是不宜再南遷內(nèi)附的。 他們依舊要像以前一樣在草原上生活。 這樣的話,呂布就需要有人來幫他掌控草原上的這些部落——他自己是不可能一直都坐鎮(zhèn)在草原上的,而且他也不想將來再重推一遍草原。 而既然要找人來幫他掌控草原上的這些部落,忠誠肯定是最重要的,能力什么的都是其次。 按照這種標準來算,呂魁肯定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但是光有呂魁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的,同時也不安全。 制衡的道理呂布還是懂的。 因此,素利、闕機、彌加這些相對投奔較早的同樣也在備選名單當中。 同時,為了安定草原上的人心,后來戰(zhàn)敗投降的那些人也不能一個不選,其中最早向他效忠,起到了表率作用的呼廚泉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只是,不管怎么做,這都是一個十分龐雜的工程。 所以...... 呂布準備交給賈詡來安排。 這么費腦子的事情,他自己一個人做那得多累啊! 現(xiàn)在他可是有著賈大爺這么好用的一個工具人的,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使用呢? 于是乎,本來說要在九原縣等著呂布凱旋的賈大爺被呂布派陷陣營連夜給帶到了草原上。 當賈大爺終于知道了呂布派人把他接到草原上的目的之后,他的腦海里大概就只剩下四個字了——遇人不淑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