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千余兵馬正常情況下在運糧隊中已經(jīng)算多的了,畢竟正常的運糧隊一般也就幾百人。 但是現(xiàn)在他可是剛毀了公孫瓚和麴義的糧營,以至于駐扎在溫縣的兩人麾下大軍即將面臨斷糧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兩人居然還只派出了千余步卒護送糧草? 要知道,在李傕所了解到的情報當中,公孫瓚手中可是有不少騎兵的。 所以,單憑這一點,不管公孫瓚和麴義做戲做的有多足,李傕都認為這多半是個陷阱,一個針對他的陷阱。 一抹嘲弄在李傕眼中閃過,看著面前匯報完了情報的眼線,李傕直接下令道:“傳令下去,全軍備戰(zhàn),準備劫糧。” “諾!” 傳令兵應(yīng)聲下去了。 很快,在密林中休息的三千飛熊軍就動了起來。 與此同時,李傕也是從身下的木樁上站了起來。 他知道這個一個陷阱。 但是他偏偏要踏進去。 因為他率領(lǐng)的這支精騎叫飛熊軍。 他要讓公孫瓚和麴義知道什么叫做賠了夫人又折兵。 公孫瓚和麴義肯定是想要伏擊他,但是這支伏擊他的人馬絕對不會很多,不然的話基本不可能瞞得過他的眼線——公孫瓚和麴義也肯定會明白這一點。 所以,伏擊他的這支人馬最多不會超過五千人,而且多半是公孫瓚麾下的騎兵。 他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當著這支騎兵的面把誘餌吃掉。 畢竟,在飛熊軍面前,區(qū)區(qū)五千騎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傕很自信,而這自信便是源于他麾下的飛熊軍。 事實上,李傕的判斷也沒有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