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近戰-《穿越到靈氣復蘇三國的我無敵了》
第(2/3)頁
不過,這一次因為飛熊軍已經有了防備,陣型沒有之前那么集中,所以只有七八名飛熊軍的士卒陣亡在了箭陣之下,反倒是麴義本部的步卒被射死了不少。
可問題是,這種普通的步卒和飛熊軍做兌子,一百個換一個李傕都覺得血虧啊!
好在,由于飛熊軍的及時后撤,這也是麴義身前的那些弩手的最后一輪齊射了。
接下來飛熊軍就已經脫離了他們的射程。
望著留下了二十多具尸體后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后撤的飛熊軍,帥氣下,麴義眼中不禁閃過一抹失望——可惜對面這支騎兵的統領沒有給他機會來測試一下他這支親衛在面對騎兵時的近戰能力——只要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麴義面前的這支親衛雖然手中拿著弩,但是每個人的背后還背著一柄砍刀。
不過,麴義的失望也只是持續了一瞬。
朝堂之上的那位呂大將軍據說麾下騎兵眾多,只要這場仗繼續打下去,他遲早會有機會來檢驗一番自己的這支親衛的,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先圍剿掉這支燒了自家糧營的騎兵。
畢竟,如果這么一支法相軍團覆滅在了這里,就算是那位財大氣粗的呂大將軍,估計也會心疼不已吧?
想到這里,麴義也是有條不紊的傳號施令,讓四面八方的步卒緩步推進,準備把李傕圍死在黃河邊上。
與此同時,麴義又利用旗語給公孫瓚傳遞信息,希望他能率領白馬義從阻攔一下李傕。
雖然麴義不知道李傕為什么會跑到黃河邊上來,但是為將者的本能讓他覺得這當中肯定有貓膩。
因此,如果能利用白馬義從的機動性攔住李傕的退路,直接將這支騎兵圍剿在當前,自然是最好不過。
看到麴義的旗語,本來就在率領白馬義從包抄李傕后路的公孫瓚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執行。
之前白馬義從和飛熊軍的交鋒,不僅僅是李傕打得憋屈,公孫瓚同樣也覺得憋屈。
李傕打得憋屈是因為飛熊軍根本摸不到擁有絕對的速度和射程優勢的白馬義從,公孫瓚覺得憋屈是因為白馬義從的遠程攻擊根本破不了飛熊軍的防。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事先和麴義制定好了圍剿李傕的方略,公孫瓚可能早就率領白馬義從上去跟飛熊軍肉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