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苛政猛于虎-《來尋》
第(2/3)頁
“不是太白的詩……”
“且讓胡某猜一猜,可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萬淵搖了搖頭,放下茶杯,沉吟道:“也不是,東翁莫猜了,詩以詠志,今日一觀,他應(yīng)是不會來給東翁當幕僚的,因而老夫也未與他提此事。”
胡牧微顯失望之色:“也是,我庸庸碌碌這些年,又如何能讓人信任,連羅乙貴這等刁徒也為之無何奈何,身為一縣父母,懲兇治惡之事尚且還要義士出手,做這以武犯禁之事。”
他說著說著又有些蕭索起來,嘆息道:“吾年少讀圣賢書,一腔報國之心。如今仕途蹉蹉跎,縣中之事,吾以法不能治,以德亦不能治。三年前我保不住徐鐵,現(xiàn)如今我也未必能保得住林啟……”
“東翁無須多想,那年輕人不是這么簡單。”萬淵擺手笑道。
“哦?此言何解?”
“他今日寫得是一首我從未聽過的詩,這詩,很有些……老夫亦不知如何形容,東翁不妨聽聽……”
*****************************************
文水縣城里,這幾日突然民怨沸騰起來,只因為縣衙又加收了一次苛捐雜稅。
由吳天牽頭,江縣丞拍板的一項環(huán)境治理工程在文水縣里浩浩蕩蕩地開展起來。
這項工程致力于改善文水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民居生活水平,有效解決縣城里的污水溝、亂倒穢物、蚊蟲鼠蟻等臟亂現(xiàn)象。項目計劃在每家每戶門前挖一個下水渠,將各戶每天產(chǎn)生的污水和排泄物統(tǒng)一排放。
文水縣斥巨資進行的這個項目,費用將由所有光榮的文水市民一起承擔(dān)。
攤派開來就是民戶一戶一貫錢,商賈一戶五貫錢的衛(wèi)生稅。
此稅只收一次,童叟無欺。
衛(wèi)生稅之外,一家商鋪也在文水縣正式開張。
名為‘無憂物業(yè)’。
這家商鋪做的卻是大戶的生意,如果要在自家的廚房或茅房建下水渠,則要是十兩至五十兩不等的物業(yè)費,在茅房里再安個馬桶,則又是三十兩以上的馬桶錢,至于要在茅房里再貼上‘瓷磚’,那又是一百兩起的物業(yè)費。
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
吳捕頭請你到縣里的‘衛(wèi)生公廁’體驗體驗就知道。
這個公廁建在無憂物業(yè)的鋪子對面,外面看只是一幢簡單木制的建筑,里面卻另有一番天地。一共六個小單間,每個單間墻壁地板上都貼著瓷磚,中間放著個色澤晶瑩的陶制大缸,名曰‘馬桶’,馬桶的壁上還分別勾勒了些牡丹、美人、遠山之類的圖案,看著極為雅致。
六間衛(wèi)生間有四間男用,兩間女用。按檔次劃分成體驗間和收費間。
至于如何體驗,吳天笑得頗為神秘……
一時間民聲涌動起來,一邊是平民百姓的忿恨之聲。
“飯都沒得吃,還要交這個衛(wèi)生稅,真是活不下去了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