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家來抄詩-《來尋》
第(1/3)頁
眾人的目光看來,李榮之依舊是那一幅中正平和的樣子,坐得筆直如老僧入定的。
顏懷剛開始見他一身布衣,還以為是什么平常人家的讀書人,此時不禁詫異道:“他竟是李府的二公子。”
方芷柔點點頭,輕聲道:“是,他與李府旁人有些不同。”
這句話從方芷柔嘴中說出來,顏懷心中暗忖,李府是方小姐的仇人,這李榮之竟能得她一句夸贊,倒還真是個人物。
再看那李榮之一身破舊麻衣,卻神態(tài)安詳,不卑不亢。他低頭看著自己那一襲華貴的衣裳,心里忽然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
那邊李榮之見祝圣哲眼光也看來,只好起身,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禮,說道:“晚輩不會作詩。”
祝圣哲微微一笑:“你讀書刻苦,卻不會作詩?”
李榮之道:“詩詞怡情,晚輩既未證得大道,亦無情可怡。”
李蘊兒連忙道:“不是的,不是這樣的,我二哥十二歲便會作詩,他那時的詩拿出來,也可以壓過在座所有人。”
她說完,又怕祝圣哲不信,忙道:“我念給大家聽。”
下一秒,少女張口吟道:
“昭代數(shù)人物,誰似我公賢。平生落落磊磊,常以義為先。廣立城中禮學,盛集山西義社,良法自家傳。
陰德有如此,眉壽不須言。圣天子,方右武,復宗文。詩書馬上,看君父子共爭先。佇聽天山三箭,還共秋闈一舉,相繼凱歌旋。金印大如斗,富貴出長年。”
“好!”
一詞念畢,林平江先贊了一句:“好!好一句‘昭代數(shù)人物,誰似我公賢’,李公子此詞,小生心服口服。”
他說完,斜看看向顏懷,意思分明是“我對你不服”。
李榮之嘴角卻揚起一絲自嘲的笑,十二歲那年作的詞呵,恍如隔世。
“平生落落磊磊,常以義為先。”
那時候,他以為,李家開棚濟粥,搭橋鋪路,真的是良善人家。
猶記當時,李平松摸著自己的頭說:“榮之,希望有一日,李家能以你為榮,老父能以你為榮。”
于是十二歲的李榮之心潮澎湃,提筆便寫下“詩書馬上,看君父子共爭先”,意氣風發(fā),父子同心,愿將李家從商賈帶入官宦書香門第。
到頭來,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一場笑話。
如此想著,李榮之看了一眼身旁的李蘊兒,卻也未說什么,只是眼神中閃過一絲疼愛與憐憫。他搖了搖頭,道:“不過是兒時亂填的詞,不當污了大家的耳。”
李蘊兒卻未能捕捉到二哥神情中那一絲失落,斜眼看向林啟,問道:“臭跑堂的,你難道還有詩能壓我二哥一籌不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