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說他最后悔就是當初離開深市,應該在那邊買房啊,現在他居住廣舟,但他還想在深市,回去只能租房子了,這就是房價。 就短短兩三年,北上深的房子升的太快了,其實千禧年那會兒,帝都魔都還有深市房子雖貴,七八千或者萬八千的,但是是可以買的起,為什么馬甲對這個時期房價那么記憶深刻呢? 因為當時我有個朋友家就是沒去帝都買房,有套房七千一平米,在帝都三環內,有人要賣,而我朋友父母在一個三線城市買了個門面房,也是七千一平米,后來大家也可以預想到了,帝都的房子升值的太快了,二三十倍的升,而我朋友家買的那套門面房升值最后也沒到十倍。 第二次是買住房,04年,魔都那邊在徐x匯有套三室一廳的九十平米,售價在七千多一平米,我朋友家當時買了個三室兩廳145平米的房子,這兩個房子總價懸殊基本微乎其微,后來三線城市的住房上漲不到三倍,魔都那套房子已經價值十五萬一平了,再次含淚。 完美的錯過了一切,而且那時候落戶口容易,04年的魔都房價基本都在六千到八千一平米,樓盤也多,但大家那時候還是喜歡呆在家邊,而且對于房子這個,大多的想法是去了北上廣深也沒親戚在那邊,去那邊買什么啊,記住一點,是不想去,而不是不能買。 這里就存在了一個分水線,就是很多人不理解的,有人說千禧年工作月收入幾百,有人說月收入三千四,這個是跟工種和選擇的區域有這種差別,還有一點就是做生意,以前做生意是比現在容易賺錢的。 如果屏幕前的朋友家里人做生意,九十年代到06年之前就會知道,那時候做生意才是真的賺錢,擺地攤一天賺個幾百很正常,那時候錢當錢啊,有的倒空賣空的,一夜賺個幾萬很正常。 而真正讓生意難做的就是互聯網的崛起,網購的崛起,打價格戰開始,商品價格透明,搜索引擎可以直接搜索到了原廠家,商業那層秘密基本被揭開了。 以前比如A市有個人賣鞋子,他不告訴其他人在C市進的貨,很可能整個A市只有他賣這個鞋子,顧客沒得選,那賺錢是真的快,而那時候房價不高,這批做生意的人買房子真的不難,但為啥很多人后來買不起了? 因為大多人去買車了,普桑當年就二十多萬,直接全款買,還有的買百萬級豪車的,最后車子瘋狂貶值,房子瘋狂升值,在買就買不起了,而且生意也進入互聯網時代,不好做了。 ······· 陳實和周詩詩在廣咚街頭走著,他可不是簡單的逛街,房價他是沒法子掌控的,那是是市場決定的,因為陳實這些家當放到房地產的海洋里就是滄海一粟,但有樣東西他是可以去布局的,這個在之前陳實已經埋下了引子。 交友的白領沙龍會,ZSS汽車車友會,靈石宮旗下的品牌連鎖店等等,這些都有一樣東西是共同的,中高端客戶的信息,就是千禧年到現在一批手上有錢或者職位在持續走高的客戶,這批人現在大多都在討論一樣東西,房子! 陳實在07年末就讓人在全國各地各個人流集中的地區買入門面房和一些寫字樓,一二線線城市就直接長租,直接給十年二十年租金那種,價格合理一次性給房東十年二十年的租金。 然后在08年的時候,陸陸續續全國各地出現了“石頭找房”的門牌和廣告,而且讓人在全國經濟發達地區尋訪,誰家要賣房的,可以免費幫忙找買家,而且走合同化,公司擔保,只收取買賣雙方各一千元的擔保金。 而這二千元,石頭找房只收一千,另外一千給房產經理人,給百分之五十的提成。 陳實的套路就是房子三月必出手,就是這三個月把賣家給困住了,不讓對方賣給其他人,做到市場上的房子都在石頭找房手上了。 除了這些,石頭找房門前都有個大大的海報,海報上寫著:不賣兇宅,不賣糾紛房,不賣殘次房,只賣安心房,只賣價格公道的房子,你買房子我擔保,有問題我承擔。 這句話一出去,確實引來了不少的買家,而賣房子的人也只能把房子給石頭找房賣了,因為放石頭找房賣,無形中成了一種認證,安全房,性價比高的房子,好賣!容易出手。 而對于急著出售,且性價比高,沒有任何糾紛和兇宅的房子,低于市場價的情況下,各地區的區域經理可以申請公司購買,先買來在留著出售。 為了避免內部人徇私舞弊,把問題房買下來收取房主好處,陳實專門和格格區域的律師事務所聯系了,只要區域經理發現了急售沒問題的房子,律師過去看,開出證明。 總公司才會打款,而這個律師需要承擔一部分風險,如果后期調查發現問題,律師要賠償,這就互相牽制了,而律所每年會得到十萬元的咨詢費。 陳實看了一圈,對周詩詩說道:“你說未來石頭找房能賺多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