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靈種會長成參天之樹,樹上會結(jié)出一枚果實。 這枚果實便是自己的先天之神。 這先天之神聽起來十分高大上,其實就是各種各樣物質(zhì)元素的統(tǒng)稱。 比如有些人觀想石頭,那么果實成熟后,結(jié)出來的就是石頭。 這石頭便是那人的先天之神,擁有神異之能。 如孟永義,他觀想的便是火焰。 所以最后焚神咒的激發(fā),便是一片火海,因為他焚滅的神明就是自己的火焰。 如果他觀想的神明為劍,那么出現(xiàn)的就是一片殘破的劍冢,擁有其他神異。 而這便是修行的前三步。 第一步開識,第二步種靈,第三步養(yǎng)神。 至于后面的境界,孟永義的記憶中就沒了。 因為光是養(yǎng)神這個境界,就足夠普通修行者修行一生,受益無窮。 江尚也沒強求。 反正他不能修行。 這些知識對于他而言,了解再多也就是擴展知識層面,方便以后與人聊天吹牛,顯得自己見多識廣。 當然,還有的就是減少修行者的神秘感。 知道得越多,曾經(jīng)高高在上的修行者在他眼中也就不過如此了。 江尚極度懷疑俗世中修行者罕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群家伙太菜,不得不隱瞞身份。 因為換位思考,修行者相比于武者來說,武力其實也就那么回事。 他們身上更加出眾的是他們的各種副職。 比如書寫符箓,煉制丹藥,鍛造法器,培育靈物等等。 要是他,不是,要是一個又黑心又強大的武者遇到了修行者,肯定抓起來關(guān)小黑屋。 笑話,打又打不過我,后面又沒人出來撐腰,還不趕緊麻溜給我干活。 江尚腦海中已然響起了黑心老板啪啪的小皮鞭聲音。 這么一想,散修真是人生艱難啊,可不得一個個瑟瑟發(fā)抖,縮頭做人。 就是…… 逼格突然變得好低了怎么回事? …… 知識最為寶貴,也最為廉價。 江尚整理孟永義的記憶花費了不少時間,這對于他而言,其實并無多少實質(zhì)性的進步。 反倒是他從孟永義身上得到一本不起眼的功法,成了他最大的收獲。 這門功法名為先天無極功。 看似囂張至極的名字,其實只是一門類似養(yǎng)生術(shù)的武學功法。 這是孟永義從太素宗坐化弟子那里得來,據(jù)說曾是某個道觀的傳承功法,立意極高。 而那個道觀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壽,曾有一任觀主活了二百歲,甚至超過了先天武者的極限壽命。 要知道,即便是先天大宗師也不過是壽一百五。 那太素宗弟子臨近大限,行事已近乎魔道,直接入觀殺人奪寶,得來這門先天無極功。 結(jié)果拿到功法后才發(fā)現(xiàn),這功法竟只是一門養(yǎng)生之術(shù)。 那道觀觀主之所以長壽,全是因為自小便修煉這門功法。 這功法的特性就是修煉時間越長,體內(nèi)氣血越足,生機越足,堪稱越老越能打的典范。 甲子功力就能堪比普通先天武者。 而那位活了二百歲的老觀主據(jù)說只憑一身氣血,就能和先天大宗師斗個旗鼓相當。 當年那位太素宗弟子得到功法之后,卻發(fā)現(xiàn)是這么一門雞肋功法,不由得心灰意冷起來。 他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限,卻沒想到得到這樣的的結(jié)果。 以致于郁郁寡歡,提前坐化。 他為了提醒后人,便將這一切記入了一顆綠色玉珠之中。 玉珠之中有著太素宗那位弟子的一生經(jīng)歷,堪稱一部涉獵極廣的個人游記。 這也是江尚從孟永義身上得到的最大收獲。 那玉珠相當于修行者的書籍,只能用法力翻閱。 可因為血脈的緣故,他覺醒的精神力量,正好可以代替法力翻閱玉珠中的信息。 先天無極功對于其他人來說,是雞肋存在。 因為這門功法對資質(zhì)要求不低,而且功力全靠時間積累,根本沒有什么捷徑可走。 可是有修煉這門功法的資質(zhì),先天境界對他們而言,根本不是什么大問題。 他們不需要這種笨方法來突破。 所以這門功法也就只能適合一些避世修行,與世無爭的道門弟子。 他們無所謂武力高低,所求是道,自然就能靜下心來潛心修行。 江尚卻是一看這門功法就喜歡上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