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炁走丹陽-《玄霄仙君》
第(1/3)頁
元嬰道主立身于無何有之鄉的上空。
與此同時,那些寄神于歲月光陰之中的幻身,仍舊在幽深大幕的擾動下不斷的顯現,一切靈動的諸相,被殘存的執念所引動的煙霞與灰燼,盡數被元嬰道主的無盡幻身攔下。
道主的真身凌空,俯瞰著余下那死寂的一切。
道主開口,蒼老的聲音真切的傳遞到了柳元正的耳邊,在做最后的提點。
“吾三人皆是道主,這做一道之主的,與旁的修士所不同之處,容易踏足極道是一回事,還有一要旨在于,開新道之法門,往往與之后普世流傳之法門大有迥異,至少老夫所修之元嬰法門,與后世流傳者,已然大為不同。
昔年時,玄教法統,止步于金丹九轉之境,彼時老夫以一口清靈炁,駐足于此境巔峰,思量前路許久歲月,最后,外觀星羅斗列,內觀經絡諸竅,以金丹凝練精氣神,炁走丹陽!黃芽生神者,是為元嬰之道!此后萬古如故!
蓋因彼時參道悟法時,老夫以為陰陽之辯不可貪全,陽者注生,陰者注死,生死豈可同身?吾炁走丹陽,如晝間大日高懸,乃寄托性命根本于其上,注烈烈生機,以為證就了此丹陽元嬰,便應該就是修士長生逍遙之所在。
可惜,等老夫在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然在這條路上漸行漸遠,無法回首!至于三身法門鼎立,講求提罡捉煞凝練法身晉入化神道君境界,又或者是以丹陽求全中之全,證就純陽法身,那都是在老夫之后許多年才有的法統……”
這是元嬰道主在屏氣凝神之后的自省,在回顧自身走過的修行路。
而對于柳元正而言,此浩浩諸言,真真乃是首次有親歷者,為柳元正當面親自梳理玄門道綱中某一段路從無到有的過程。
淺淺幾句話,不亞于一場無上仙緣,不亞于道人靜悟數度春秋!
這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說及感懷處,元嬰道主很是復雜的嘆息著,搖了搖頭。
“再后來,誰料昔年注烈烈生機的丹陽之根基,亦有在歲月光陰里衰朽崩裂的可能!彼時才真真于葬曲之中明白,證道仙家亦有壽數批命,注生者,是一時間烈火繚繞,非是長生與逍遙之所在……
初修法時,清靈炁乃玄教真傳,不在五行之列,立意高邈;而后炁走丹陽時,以注生之念,定仙根道基于丹陽烈焰之上,吾一身手段,自此之后便全數落入天罡法與丙火法之中,術法神通皆如是!
直到如今,壽終末路,自紫府境界之中接續前路,立意高遠之中彌補昔日所缺,然則元嬰路已經走過,炁走丹陽乃是定局,舍了天罡法以全提罡捉煞,至于往后,一身手段當在陰陽火法中顯照!”
說及此處,在柳元正的注視下,元嬰道主的真身復又凌空往無何有之鄉的深處行了數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