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一方面好評不少,說的是唱得大家都很喜歡,比較受歡迎的那種;另一方面,就是有一部分人堅持講,這個不行。 其實,這事還挺蛋疼的。 因為確實“在一堆正常的東西里夾雜私貨”這個套路,真的蠻有用的。 至少韓升發(fā)現,對于圍脖上的人是有用的。 并且有個特別奇怪的現象,就是本來最開始他的節(jié)目播出時下面都是好評——雖然是節(jié)目組帶了節(jié)奏,買了水軍,所以看起來才不像是藝人粉絲刷的。 本身節(jié)目組買水軍,夸韓升。 更要不忘帶上一句“寶藏綜藝,愛了愛了,馬上就去補前兩期”這樣子的話。 但一溜刷下來,也確實都挺受歡迎的。 可現在出來這個東西。 網上開始除了打節(jié)奏的大V,開始有不少普通的人也發(fā)了: 我覺得一般啊,就很普通,完全沒啥特點... 討論持續(xù)不斷,于是也一直在發(fā)酵。 加上粉絲追著罵,似乎圍脖上的反對聲音也占據了主流。 “看到了吧,已經有人開始黑他了。” 辦公室內,王達道。 然后轉頭對著李熙珉:“這下算滿意了吧。” 這首歌本來質量還成,按理說,起碼不會引發(fā)特別大的爭議。 但有的時候,手握八百營銷號就是好。只要一個啟動,立馬就能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另外的樣子:這還不是火力全開的時候。 “這還差不多。” 李熙珉斜了斜屏幕,道:“怎么可能好事都是他占盡了。” 天知道,第一期《去大理》播出,他們團隊多生氣。因為這個節(jié)目敲定合同的時候,就說了李熙珉是主咖,要捧他的。 所以被人玩了個套路,那簡直不要太不爽。 但這都還算小事。 第一期只有一首《去大理》播出,第二期他的歌和《去大理》就一起放出來了! 對比之下,網友們紛紛留言:“看得出李熙珉很努力,但是他做的歌曲就是不好聽,哪怕他粉絲整天給我吹捧里面的音樂性多強,多創(chuàng)新。” “整那么多樂手干嘛?雖然知道所謂的隨著節(jié)目到一個地方,寫一個地方的歌這種設定就是扯淡,肯定是提前寫好的。但你現在來這么多人,裝都不裝一下了?干脆開個音樂會好了!” 以及就算對他沒意見的,也說一句: “我還是更喜歡韓升的歌誒,簡單自然,而且傳遞的東西很有故事感。” 本來到這,都還好。 但是他的粉絲不干了,瘋狂刷屏: “懂不懂什么叫音樂?”“隨便一個新人都來碰瓷了。”“笑了,隨便就可以拉踩別人的歌么?” 而網友們也不是吃醋的,直接回懟: “不好意思,我就是學這個的。” “不是你們主動去罵人家的么?” “好家伙,現在說一句自己的喜好都不行了?粉絲現在連每個人的審美都要管了。” 其實李熙珉本來那邊就要忍了,畢竟是特殊時期,他的丑聞還沒過去。 這下好,粉絲直接整上風口浪尖。 團隊立馬下場,平息風波。 甚至明面上,都不會特別針對他,但是有些時候如果碰到機會,怎么可能就這么放過——至少李熙珉是不愿意的。 這不,《成都》出來了。 這么短時間內,就能出來如此專業(yè)又有針對性的評論,并且夾雜私貨,得出一個有點極端的結論,那就只能是... 早就開始準備了,也早就知道這首歌了。 答案呼之欲出。 ... 眼看效果不錯,李熙珉是很爽的。 因為他最近因為丑聞的事情,被王達一直壓著,雖然在熟悉的場合依舊是那么副做派,但正式的場合,從來都不敢搞事情。 因為現在反感他的人,并不少。 甚至說句實話,現在那幾個黑韓升的人,和他的黑粉比起來簡直就是毛毛雨。 但是忍久了,就會不爽,需要一個出氣筒。 于是這個出氣筒就來了。 王達其實勸了他幾句,說以他現在的身價去針對韓升,完全就是沒有必要:就好比他的酬勞,現在哪怕是丑聞期間為了接活大降價,那也是千萬級別的。 而韓升,據說最開始一次錄制好像就給了三萬,意思意思一下那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