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情是這樣的,本來雙方談的都還蠻順利的。 最核心的利益已經提前溝通過,確立過大概意向,比如說分成,比如說年限,走的是3年合約,比如藝人的權益,走的時候A級待遇。 今天來呢,就是細節方面的敲定。 分成依舊不用說,鎖死了;年限方面則是3年后韓升如果不是自己開工作室,那公司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續約權; 待遇方面,基礎待遇和歌手方面可以一開始就給到A級。其余方面要半年以內的考察期后,才能決定給什么等級,但這個等級不低于B級待遇... 如此這般,其實雙方的進度還是很快的,畢竟前后也磨了一個月了。 談到這,婁宏輝心里還是挺滿意的。 因為就從這會的交談來看,他發現這個年輕人還是蠻成熟的感覺。所以如果真的考察過關的話,還是很有機會當新生代一哥培養的… 至少腦子比較拎得清。 只是聊完現在,再往下聊未來的安排,就有一些問題了。 公司是這么想的: 首先和韓升的想法相同的是,必須大量上課,各方面的課程都要有。 這些算是藝人的基礎課。 還包括一些韓升之前想不到的,比如說面對著媒體的閃光燈拍照,不說像泡菜國明星那樣必須訓練得不眨眼,起碼面對的時候不會瞇眼。 比如說應對記者媒體的套話,就是一些打官腔的東西,來應對現場的刁難。 之前韓升是沒啥人采訪,現在不一樣了。 再比如行業內各種潛規則... 不是那種潛規則,就是一些約定俗成的基本套路,這也是個比較長久的學習過程。 這些都也算順利。 接著就出現分歧的是,韓升覺得弱勢方面要學有所成了再出去見人,婁宏輝覺得要早點加以應用,也就是比如實際拍攝電視劇試水啥的。 “如果沒有學習好就出來,不但不會給自己帶來好的反饋,還會給對自己的其他方面造成打擊。”桌邊,韓升皺眉,他其實真的不太希望出現這種情況的。 “你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很全面。” 婁宏輝則笑道:“紙上談兵,光跟老師學習是不行的。你需要實際做了,觀眾反饋,最后才能根據你的問題具體整改。” “而如果這種問題出現在你的新人期,沒什么;但等你出道一陣,大家也就沒那么寬容了。” 這樣的條件下,可以先在新人期少量試錯,代價沒那么大。 后期就說不好了。 韓升想了想:倒也不無道理,不過兩方還是謹慎地對這個進行了約定。 比如說這種事情最后還是要得到韓升的同意,而韓升這邊,也要有基礎的任務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 所以談到這里,都還算好。 問題出現在末尾,也就是工作對接的部分: 婁宏輝這邊的簽約大禮包是,給韓升一張專輯發行的份額,可以把他的歌,在韓升自己覺得合適的時候組成專輯發行。 給一份A級影視資源,也就是A級投資電視劇男主,一樣是不限時,但這有個前提是考核通過。 最重磅的,還給一個S+級別綜藝的固定班底名額,但這個就不由得他多挑了:一年內公司給他至少兩個這種名額,韓升選擇其中一個,如果沒有滿意的就作廢。 結果聊到這個的時候,談到了新綜藝: “你接的那個綜藝我看了,亮點不多,不用去浪費時間了。” “...這,婁總,其實我覺得還是可以試試的。” ... 場面一時間有些安靜。 其實看起來好像前面多利益相關的東西,大家都能和諧地談下來。為什么一個綜藝,兩方就在這邊有點僵持下來呢... 事情是這樣,婁宏輝發現這個綜藝屬實不行。 第一個問題就能把它給否了: 它不是產出型的綜藝。 意思就是像《音悅之旅》《有嘻哈》《好歌曲》這種,都是有產出的綜藝,會給藝人充電。 而沒有產出的,多數基本上就是消耗藝人的熒幕形象,來換取金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