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本子-《從一萬塊錢開始的文娛》


    第(1/3)頁

    “這次的可絕對是個好餅,要是放出去到市面上,那都是多少人搶的那種。”

    蔣希希神情興奮,顯然確實是入了她的眼。

    說起來,她也是支持韓升能在今年出演一部電影作品的,尤其是就像之前說的,韓升現在票房和收視率上面已經有相當成功的作品,可以在偏文藝這一塊嘗試。

    然后沖個獎什么的。

    畢竟電影這個行當,還是需要獎項來加成的。

    或者說,票房很重要,但是如果能兩全其美,那就有何不可呢?

    演員對于獎項是有需求的。

    且國內不像是音樂圈,演員還是不少獎杯含金量不低的。

    所以今年她也一直在注意,聯系著各種相關偏文藝性質的電影劇本。奈何如今影視行業雖然票房屢創新高,但整體來說隨著這個圈子的曝光日益增多,更多的人進入了這行:

    除了傳統的歌手、模特之類的跨界,還有網紅,各色資本代言人,以及最近的練習生們...再加上好的資源,往往圍繞著各種盤根錯節的關系網。

    于是整體來說還是僧多粥少。

    或者就是有些項目在談,但沒有那么確定的情況下,蔣希希也不會這么興奮。

    “那感情好,這再不談好劇組,《仙劍3》那邊可能就不好安排了。”

    韓升也來了興趣。

    因為正常接到本子,到拍攝少則一兩個月,考慮到是偏文藝的本子,可能兩三個月的準備期都是比較正常的。

    所以時間緊迫,奈何前面又確實沒有什么好本子:確實現在也有蝴蝶了的作品,但可惜質量不夠好,他要是剛演戲的時候接還行,現在就算了。

    所以這些,都得看運氣。

    要真沒有,那也只能盡力地避開這些作品的缺點,然后讓他們修改了再拍攝——雖然韓升現在已經不是剛演戲時期,但隨之而來的好處就是:

    他也有了話語權。

    他真要劇組做修改,避開某些雷點,那也是很有一定話語權的。

    “放心,這次我覺得你肯定能拿下,我們也肯定都很希望你能拿下。”

    蔣希希拿著手機,興致勃勃道:“這次,可是沖獎的絕對黃金班底,拿過獎的。你要有興趣,還可以猜猜看,你應該能猜到會是哪個班底的。”

    “上次《第一爐香》也是這么說,班底什么的,有時候并不一定就能說明一切...”

    話雖這么說,韓升還是開口道:“你先說是以前拿獎,還是最近拿獎的?”

    “最近!”

    “最近...港臺的還是內地的?”

    “港臺的,哎喲,我就說你應該能猜到哦。”

    蔣希希倒是沒想到韓升這么快就抓住了兩個關鍵點,嗨呀,要說人家為什么次次都能拿到好本子,并且能把本子里不足的地方加以修補。

    這樣等到上映的時候,投資方們看了反饋,就會慶幸“幸好當時補上了”的。

    emmm,這其實也是金手指作用了。

    不過真要說起來,最近,港臺,拿獎的劇本配置。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潛在篩選條件,那就是本子偏文藝,以及需要韓升這個年齡段的男主...

    肯定得是男主。

    韓升這邊為了沖獎也是放出去話,說來者不拒,但讓蔣希希滿意的,肯定不是配角。

    否則那得多出彩的配角...

    于是,他幾乎是瞬間就鎖定了這部戲的名字,眉頭瞬間也為之一皺。然后又想到什么似的,緩緩疏解了一些。

    “好了,看你表情多半已經猜到了,確實這個團隊不錯吧?”

    “三年前,他們拍了《七月與安生》,可是一下子就捧出了兩位影后,甚至直接讓在國師手里出來又備受爭議的周東雨,終于稍稍坐穩位置!”

    蔣希希于是滿臉激情澎湃,道:“而這次,他們《七月與安生》的編劇團隊+導演+周東雨+制片,幾乎是原班人馬,導演本人還是港圈的,這次幾乎就是瞄著金像獎去的。所以我們這邊已經準備先給你聊番位...”

    “先不聊這個。”

    然而,她話還沒說完,就被韓升揮手打斷:“要聊這部戲,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解決...”

    ...

    四月7日,鄉港。

    高樓林立與劏房無數,經濟繁榮又顯出愈發明顯的衰落痕跡,當然,還有傳統信仰和現代科技,東方文化和西方,以及各種風云變幻...

    到了如今的鄉港,甚至碰撞出了賽博朋克這種迷幻的說法。

    哪怕后面這個詞更多是被應用在重慶。

    哦對了,說起來,這次新戲的拍攝地點,也在重慶。

    許月珍看著手里的本子,不由得略顯期待。

    這本子叫《少年的你》。

    最早就是她看上的。

    最初被,她就是被里面關于“希望”和“傷痛”的故事藍本所吸引。

    覺得里面有一股勁...

    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兩個人,好像大家都幫不了他們,但他們還揣著一點點希望,兩個人碰到了,他們決定要一起往希望去奔。

    然后她就很喜歡,就要拍這部戲。

    并且做了監制這么多年,她非常擅于整合資源,發現行之有效的套路:

    大家看得到的,是各種班底,各種演員。

    看不到的,是她背后的邏輯:內地+鄉港共同創作,創造更適合廣闊市場的作品,而不是像傳統香港電影人那樣偏安一隅,或者帶著原來的老舊想法北上,然后失敗。

    現在的鄉港電影市場,尚不及內地的一個大的票房省。

    所以,該收收那些想法了。

    演員選擇上,她選了內地+鄉港的選擇——可能有人要問,上部戲不是倆都是內地的么?這只能說馬斯純是,但周東雨,現在也混港圈...

    “滴滴...”

    車到了公司門口,這家公司目前就是徐月珍就職所在,也是北上算是最成功的導演陳可欣創建的公司。拍上一部戲的時候,就有對方各種助力,但這部戲么,徐月珍自己主抗。

    她一直有點焦慮。

    尤其是演員選擇上,這次的演員選擇,可能比上次還要難:

    因為光有獎項還不夠,現在大家想要票房。

    可周東雨是肯定要的,而她目前來看不具備多少票房能力,男演員也就鎖定在了國內的新生代里:只是國內新生代演員吧,原來選擇倒是又,一堆流量喊著自己能扛票房的...

    結果都在《三生三世》之后被市場無情戳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