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起來,《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韓升第一部基本上沒有自己參與,而是純投資發行的電影。 或者說本來人家也想過。 其實真要參與進去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說讓韓升來給主要角色配個音啥的。但是這件事情呢,韓升那邊加入的實在是有點晚,時間上來不及。 畢竟這和電視劇配音,還不太一樣。 韓升一般演戲,電影基本上都是現場原聲居多;電視劇呢,尤其是武打部分的大場面,現場人多嘴雜,而且就算全都閉嘴,那些衣服摩擦,機器轉動,攝影師跑步的聲音也挺雜的。 所以那時候才需要后期配音。 并且時間不用多長,因為韓升還記得自己當時表演的狀態,配起來也就還好。 但動畫里的人物,是一個全新的人物。 韓升即使是要配音,也盡量需要了解人物的故事和一路的狀態,揣摩音色,找準節奏等等。 如果只是為了名氣而讓他簡單配個音,這其實對電影挺不利的——動畫片,又看不見韓升的臉,而且他很可能還會為了配音符合角色而盡量改變自己的音色,不然一是出戲二是不貼角色。 所以即使是配音了也大概率只能在前期宣傳和片尾字幕上,看到他的名字。也就是他的加入實質上對電影的質量上,沒有特別多加成。 甚至因為時間倉促,還可能減弱。 韓升于是決定免了,他寧愿要一個正常配置的電影,也不愿意強行加入來給自己加戲。 所以,除了韓升投資了這部電影,以及參與保底發行之外,他在這部電影的存在感真的不怎么強,甚至很多路人根本不會由東升文化想到韓升。 倒是有可能眼熟他們東升文化那個電影開始時的動畫,就是那個太陽初升世界一片光明的。 畢竟這個也在《戰狼2》和《流浪地球》出現,并且位置越來越靠前。于是吧,這部電影成了部,真正驗證東升文化發行能力的電影了。 這事確實是這樣的。 因為之前兩部電影雖然發行的好,賣的也好,但是大家都會下意識地把這些功勞歸于韓升和吳京兩人的身上。 而即使是業內,也會認為這兩人是電影成功的重要原因。 反觀《哪吒之魔童降世》: 除了哪吒這個國內知名的神話角色,以及相應劇情——好吧,如果算上外形的“丑”,以及劇情的改動,這加成也弱化不少。再加上老瓶裝新酒,觀眾喝得習慣與否,是不是加成還未可知。 再除了剛才說的,兩個發行方在少數觀眾心中留下的記憶點。 那就基本沒有什么東西了。 整體上,效果大概就跟有個不再那么紅的那種流量,加入拍攝的電影差不多。 噢,要問誰最當紅啊? 孫悟空啊! 前些年可是幾乎每年都有一部孫猴子的電影春節上,而且多數票房還不錯... 好了好了,也不開玩笑了。 總之這部電影是純拼發行的電影,一路公司做到現在,整體上來說還是挺順的:本來一周前鄧朝主演的《銀河補習班》大家都如臨大敵,覺得會是個強有力的對手。 那部戲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獲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主題也是補習這種很多人都有共鳴的題材,和《魔童》這種從宣傳時也多少打著點合家歡的電影... 有那么一些撞上的。 對,《魔童》最后還是要從部分商業的角度宣發和制作。 哪怕實際上他們更愿意講是也很適合成人看的動畫,劇情上也可以不用刻板印象來搞笑;但實際上動畫電影最大的基本倉就是一個小孩要看就會帶上一兩個大人,以及很多人就是有刻板印象。 總之,《銀河補習班》最后對于韓升來說,毫無疑問地翻車了: 開玩笑。 鄧朝和俞白眉合作拍的戲,有一部,就不說不是爛片了——有一部是口碑爆炸的好片么? 答案是毫無疑問的沒有。 而且這部都還算好的了,起碼破6了到了6.3... 但依舊是沒戲。 等到這周,對打的則是開心麻花兩位演員主演的《跳舞吧!大象》,是某灣灣導演的系列作品。 可惜說句實話,開心麻花從包括后面的很長一段時間來看,除了沈騰和馬麗,其他人的票房號召力那約等于無: 甚至更夸張的例子大家都看到了。 沈騰就在《日不落酒店》里,就出現一個人形立牌,宣傳效果好像都比主演們來得強。 于是同樣是不算意外的,這部電影也不能打。 要說起來,這些可能還不及同天上映的《回到過去擁抱你》來得讓韓升關注:確實這部片子沒啥名氣也沒啥票房,卻是自家藝人彭彭出演的電影。 只是彭彭這會也沒有太看重。 因為確實發行方不太行,質量也相當不咋的... ... 上午10點,東升文化,韓升已經開始工作了一陣。 或者說,昨晚到現在都在工作狀態。 電影這個行業,倒也不是每天都需要這么24小時就位。但是只要是到了電影上映這種關鍵階段,起碼是決定口碑和票房走勢的前三天,很少有主創不24小時在線的... 票房好,激動地睡不著。 票房差,還有心思睡么,趕緊多補救。 哪怕是不好不壞,也希望票房往好的方向發展,畢竟忙活了前前后后一年多,也想多收獲點東西,畢竟我國的情況來講,對于很多主創,主要收入和名聲也就是上映時票房的一錘子買賣。 而韓升呢,雖然心中大概有數不會差,但這會也是頭一次緊張于這些東西。 畢竟別人的電影不構成威脅也好,其實最重要的,也還是自己的電影要好。 而電影要好,之前說的,靠不了別的。 上映后期靠質量。 前期自然是靠宣傳,包括今天上映的第一天,就是常規宣傳戰中可以說最重要的一天也不為過。 “昨晚的口碑反饋整理后,整體還不錯,包括影評人的反饋也已經第一時間發到圍脖上去了。” 辦公室內,韓升聽著手下助理的匯報:“但是效果好像比較一般,我們分析估計是因為現在的電影上映第一天的時候,除非宣發很弱,基本圍脖上電影差評都還比較少。” “這點我們以前有經驗,所以這次發行。我們也組織了B站,知乎,逗瓣,貼吧,小紅薯等等相對小一些的平臺的知名人士去看,但是效果...” 助理說了這些后,頓了頓:“好像在那邊的平臺,也不是特別理想。” “這很正常,沒關系,我本來也就沒希望這些KOL能真的帶動大眾的風氣。” 而韓升聽完之后,倒是沒有特別的反應。 前兩年還好,如今這個時代,只有核心粉絲才會為了這些知名人士的推薦,就過去看。或者說,就相信他們推薦的詞句。 但實際上,打臉粉絲的行為又太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