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是下午,街上的水泥地面干燥素凈,旁邊紅墻投射著斑駁的樹影,晃悠著,揮舞著。這樣的日子似乎干什么都好,干什么都有足夠的樂呵勁,不過今天確實有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 “哎呀...哈哈哈,你看這是什么?” “這可是全廠第一臺電視機啊!” 一個黃色的大紙盒子,包著一臺合肥無線電二廠生產的黃山牌電視,不過這里為了避免侵權,改成了興海牌。 無論是什么牌子吧, 總之現場的歡樂氣氛已經溢于言表: 王琴曾經在那時候念叨了好久,甚至多年之后還深埋賈玲記憶里的“廠里第一臺電視機”的榮譽。或者說名聲更為恰當。 終于是這一次,花落李煥英頭上了。 哎呀,這家伙。 一群人笑得可陽光可燦爛了。 現場,張小斐也就同樣是滿臉歡喜的,伸出手指比了個“一”道:“第一臺,讓我買著了!” “玉梅你看著點,小心點!” “知道了!” 熱鬧著,這邊倆人抱著電視機過去了,那邊賈玲和張小斐留了下來,然后張小斐好奇地開口:“你在這想什么呢?” “我來你高興嗎?”賈玲很興奮。 “我高興啊!”張小斐一臉莫名,但是依舊很喜悅。 “我能讓你更高興!” “哈哈哈...” 兩人握著手大笑,然后,就是現在! 韓升踩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從兩人的后方,不疾不徐地過來。 攝影機架得很近,給了個他足夠的拍攝空間。 不同于平日里比較帶點貴氣的時尚打扮,韓升今天演的售貨員,下班了也穿的很簡單,就是把外套披著。但是,就是賊帥。 剛才在店里看不出,這會他出來了。 騎著自行車,挽著襯衫袖子,抓住車把手的手臂上是若隱若現的肌肉線條,大長腿幾乎是一腳就能輕松地踩到地。風這么吹著,他就這么放松地,臉上帶著點疑惑地騎了過來: 作為售貨員,他自然是對此蠻好奇地。 剛才這位姑娘不是還因為自己雙目失明,而臉上滿是淚水么?怎么轉眼就笑得這么開心。 也就是這時候,賈玲和張小斐也像是注意到什么似的,臉慢慢轉過來,表情也慢慢地凝固:壞了,在這遇到了,要穿幫嗎? 風聲似乎都停下了,在此刻。 然后就見韓升車子緩緩停下后,臉上突然掛上笑意:“好樣的姑娘,就應該這么樂觀!” 說著,又一臉愉悅地騎上車走了,而剩下兩人也就繼續大笑起來。 “咔!我看看,剛才感覺應該還不錯!” 賈玲喊了停,這有韓升的戲份,基本上也都相當順利。 他完全不像是個臨時來的演員。 這是韓升拍戲的第二天,就已經把整個狀態吃得透透的了。簡直讓賈玲感嘆,怪不得好演員導演也是搶著選,這完全和那些年輕男演員不一樣啊。 畢竟國內的男演員,還比較紅的,很多怎么說呢... 基本上就是相當的不咋的,演什么人物,都是演他自己不說。就說在戲里,該笑的笑不出來,該哭的哭不下去,到最后呈現出來在屏幕上,倒是培養了粉絲們寫小作文的能力: 什么不同于學院派,更帶有自我的感受力與隨性,年輕人很喜歡這種方式的演繹,頗具鈍感力。 絕了哥!絕了! 包括韓升自己看到這些,內心多多少少有一點感觸,就是內娛要完。 明明演的相當不咋的,粉絲們還各種尬吹,試圖把不好的包裝成好的,對不喜歡的各種排斥,如果路人真的坐視不管的話,那市場就會劣幣驅逐良幣,自然要完。 當然也有一部分年輕男演員,比這種好。 拋開某些靠著大制作大劇組刷臉刷資源的二代,確實也還有一些年輕男演員作品展現出了部分的亮點,但相對于同年齡的女演員來說,差的還是很多。 宋組兒,98年的,一年之后就能在《喬家的兒女》拍出落淚名場面。反觀男演員們,似乎出圈的東西,更多是受惠于流量。 這也就搞得內娛年輕一代男演員變得有些青黃不接,好容易有一個流量和演技并重的韓升出現,那基本上大家都是趨之若鶩的。 之前很多人覺得,他的流量價值大于表演。 但此刻來看,韓升明顯已經對于方法派這一條路上小有所得,應付起這些簡單角色信手拈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