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啟十年暮春。 雖說時間已過去了一年,但據陜西巡撫馬懋才報,大旱依舊在持續。 甚至部分地方已經出現蝗蟲泛濫的跡象。 不過,因為朱由校在去年已令馬懋才組織了捕蝗隊,養了大量鴨子,提前吃了不少蝗蟲,所以,使得陜西許多地方的蝗災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泛濫的現象。 再加上,經過朱由校十年治理的大明因朝廷財力雄厚,而在各地都設立了官營醫館,而朱由校因此命令各地醫館,對餓死的百姓好生安葬,并在各處灑石灰,乃至滅鼠滅蚊蠅后,使得陜西一帶的瘟疫也還沒有因為旱災而大規模出現。 另外,許多陜西的百姓其實已經感受不到旱災的影響。 他們當中一部分已經開始參與官府組織的水利建設,成了工人。 而大部分則攜家帶口、遠渡重洋,來到了位于后世孟加拉灣北部區域的若丹地區,開始參與大明遠洋開發公司組織的圈地運動。 “砰!” 一縷白煙升起。 張獻忠看著前面倒斃的一名土人地主以及狼狽而逃的土人士兵們,嘴角微微勾起,并把三眼銃扛在了肩膀上,然后又取出腰間酒袋喝了一口烈酒。 三眼銃和烈酒,現在是他們這些,被安排到若丹的老秦人,執行圈地任務時,最愛帶的物件。 因為三眼銃即可當火器射殺土人,也可以當鐵骨朵直接砸人。 至于烈酒自然是提氣的。 張獻忠現在很喜歡這樣的生活,一把三眼銃、一壺烈酒,外加一匹馬,他能在一天內給大明開辟出上百里地來。 這些地會變成張獻忠的農場,而他的親友除隨他一起作戰的外,都會在他的農場耕作。 而且,張獻忠只需向公司繳納比較低的公糧,就可以得到公司的承認,受到公司常備武裝力量的保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