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無論如何,雖說朱由校這個皇帝做出了最終的決策,且選擇了支持鷹派大臣的觀點。 可這次廷爭的激烈,也表明了反對帝國對外進行擴張的勢力并不小,甚至不乏一些精明強干、品行優良的大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樞密使熊廷弼任遼東經略期間守衛遼東有功,數次擊退東虜,后又率大軍清剿東虜,立有大功,故進封益國公!”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華蓋殿大學士太保吏部尚書上柱國袁可立任西南經略期間,平西南諸蠻有功,后在遼東經略期間,主動進剿東虜,功績卓著,后于中樞,統籌機務,勞苦功高,故進封興國公!”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兵部尚書兼樞密副使孫傳庭任遼東經略期間,數次殲滅大規模東虜,后又率大軍清剿東虜,平定建州衛,遼東戰事中,戰功最高,故進封秦國公!著遼東有司于赫圖阿拉立銅像以記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左都督兼樞密副使秦良玉于講武堂練將有功,后又在平西南諸蠻中立下大功,并在遼東數次擊敗東虜,功勛卓著,故進封承國公!”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近衛軍左都督兼樞密副使盧象升,于遼東清剿東虜有功,后又平定通州之亂,故進封安國公!”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近衛軍右都督兼樞密副使周遇吉,于遼東清剿東虜有功,且在江南戡亂有功,故進封和國公!” …… 魏忠賢的喉嚨都快念啞了,因為這次皇帝陛下封賞的功臣實在是太多了。 為了宣揚這次武功,朱由校直接一口氣封了六個國公,更別提侯爵和伯爵,連不支持繼續戰爭的王在晉都因為調度糧草有功以及擊退入侵大明的韃靼有功而被封為伯爵。 另外,朱由校還首次將在科學技術上獲得成就的大臣也封了爵位。 朱由校的理由是這些技術上的成就使得大明在軍事上獲得了很大成功,也在民生方面,于救活萬千黎庶方面立下大功,自然值得褒獎,以激勵天下技術改良者。 徐光啟就因此被封為了伯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