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些游騎沒有占到半點好處。 而等到半年后,明軍這邊已經(jīng)開始給一些內(nèi)附比較早且漢化比較成功的普通韃靼人分牧地。 因為游牧需要的土地比較廣,且要有足夠的備用草原。 所以,每戶牧民分得的牧地比較多。 另外,朱由校也將這些分了牧地的牧區(qū)設為大明的新縣。 青城縣就是大明在關外新設的一個縣。 該縣的新戶民石充就是內(nèi)附的一名韃靼人,他現(xiàn)在穿著的是漢人服飾,束發(fā)戴簪,并在自己的牧地上放牧著一群馬。 “這以前是屬于萬夫長阿睦魁的草地,現(xiàn)在卻屬于我一人的,哈哈哈!” 在石充高興的大笑時,林丹汗則氣急敗壞地再次踹翻了眼前的案桌:“竟敢給卑賤的奴隸分牧地!他朱由校真想得出來!” “但這手段也非常毒辣,我們是可以逐水草而居,可若水草之地越來越少,我們也會活不下去的,現(xiàn)在,明軍把幾乎所有水草豐茂的地方都圈了去,然后分給那些內(nèi)附的叛徒,再這樣下去,我們要么遷徙,要么就得興兵與這些地方的明軍決戰(zhàn)。” 腦大毛說道。 “遷徙,還能遷徙到哪兒去,越到北邊越冷,現(xiàn)在能放牧的地方都在明國各邊鎮(zhèn)長城附近,都是這些該死的賤奴,他們?nèi)舨慌艿矫鲊硟?nèi)去,他朱由校也不能實施這樣的毒計,他朱由校總不能強逼漢人放牧!” 林丹汗說著就吩咐道:“傳本汗之令,讓各部部落首領來白城議事!” 多日后,已臣服林丹汗的韃靼諸部首領皆來了白城。 而林丹汗則叫齊這些部落首領后要求道:“逃人必須嚴懲!各部誰一家有人三日不回就殺全家!而你們要是敢全體內(nèi)附,那本汗就殺你們部族所有的人!” “是!” 這些韃靼部落的首領不得不有些害怕地回了一句。 而這些韃靼各部的部落首領也不希望自己部落里的韃靼人逃得太多,所以,對于林丹汗的這一命令執(zhí)行的很認真。 也因此,大明將韃靼貴族與平民區(qū)別對待,且在關外進行分地分牛羊的土地改革后,韃靼各部的貴族都要比以往殘酷了許多,竟先開始屠殺起自己人來,甚至還逼得一些韃靼人自己造反,而沒多少精力再寇掠大明。 而大明的軍隊則沒有因為韃靼各部寇掠大明的次數(shù)減少而停止前進。 相反,大明的軍隊一批接著一批的繼續(xù)向大漠深處進軍著,并將抓獲的韃靼人集中起來勞改漢化,然后轉(zhuǎn)化為新統(tǒng)治區(qū)的順民,而因此繼續(xù)蔓延著、步步吞噬著韃靼的領地。 林丹汗也通過自己的斥候得知了自己的韃靼領地和韃靼人正在被明軍步步蠶食,這讓他有種不知道該怎么對付的無力感,但聰明的他也實實在在地意識得到這里面的危害。 “可惡!” “可惡至極!” “該死的朱由校,還要這些明國的官員,你們簡直是最可惡的一批人!” 林丹汗氣憤至極,然后看著自己身邊的察哈爾部貴族們說的:“眼下已經(jīng)沒有別的辦法,必須阻止明軍這樣蠶食我們,我們得去奪回我們的牧地,把那些叛徒殺死,讓他們知道,背叛長生天的下場!” 于是,韃靼諸部開始主動大規(guī)模地進攻大明新設的各府縣,并瘋狂地屠殺已經(jīng)歸附大明且分得大量牧地的漢化韃靼人。 駐扎在這些地方的近衛(wèi)軍和勇衛(wèi)軍各部自然沒事,因為他們都是駐扎在由水泥筑造的城內(nèi),所以,遭殃的是這些漢化韃靼人。 當近衛(wèi)軍參將焦璉率領第一鎮(zhèn)主力由大寧城來到青城縣時,韃靼大軍已問訊撤去。 而焦璉看見的就是許多漢化韃靼人被齊車輪而斬,哭聲和罵聲不斷。 “將軍,請您為我們做主啊,那些可惡的韃靼人如豺狼一樣,殺了我的小兒子和孫兒,還擄走了我的兒媳!” “將軍,他們怎的如此殘忍啊,嗚嗚!” “將軍,你們不要再走了啊,不然他們又來了,我們怎么辦啊,官府分給我們的牧地可怎么辦啊?!” …… 這些漢化韃靼人聲淚俱下地向焦璉等近衛(wèi)軍控訴著韃靼貴族的暴行,并哀求著他們不要離開。 而近衛(wèi)軍的訓導官林佳鼎則趁此機會開始動員起來,道:“諸位,我們是帝軍,是需要隨時尋找敵軍決戰(zhàn)的,不是負責守御的邊軍,不能不離開,要想不受這些豺狼的侵害,我們得主動去消滅他們,現(xiàn)在朝廷需要募集兵勇組成更強大的騎兵,去消滅這些豺狼,你們當中有志報仇的可以報名加入我近衛(wèi)軍,以消滅所有豺狼、保衛(wèi)家園!” 然后,林佳鼎又說了一番待遇。 這些漢化的韃靼人剛剛被韃靼貴族寇掠,仇恨正是最深的時候,自然是積極響應,一時間許多青壯都積極加入騎兵。 無獨有偶。 幾乎每一個被韃靼騎兵寇掠過的州縣,都有大量牧民積極入伍。 一時間,大明近衛(wèi)軍和勇衛(wèi)軍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nèi)募集到六萬多騎射不錯的青壯騎兵。 朱由校接著下旨設立大明虎賁軍,以此作為天子直接掌控、不受督撫文官節(jié)制的第三支帝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