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來,他久慕中華,對中華圣賢早已拜訪的心思。 二來,朱以海說的每月兩百元銀幣補貼讓他實在是心動。 在這個時代,兩百元銀幣的補貼不是一筆小數字,是實實在在的一筆財富,儒士不是商旅,大多不算太富,自然更看得起這筆錢。 三來,如果入社去大明游學,便幫自己發行游記,這無疑助自己立言。 四來,一旦成為華夏友好使者,豈不就等于在自己倭國高人一等,與別的倭人不同? 五來,可以和在江戶能左右幕府意志的大明官員商周祚成為同社好友,無疑會幫助自己提升在倭國的政治地位。 但作為文人都是要矜持一下的,小宅順生也就很假意地拒絕道:“雖慕中華,欲求真理,然小生所學甚淺,而貴社皆是但高雅之士,小生若觍顏加入,實在難以自處,多謝朱先生好意,小生實在是不敢當。” “哎!誰不知道您小宅順生是當下大儒,且其當習漢文習漢禮取漢名之論,很有見地,你不入社,則我這社也無人可入得了的。” 朱以海說著就對小宅順生拱手:“請閣下入社,以使儒學正統發揚于天下,閣下即便不看在鄙人的面上,也當看在孔孟程朱等圣人身上。” 小宅順生見此也不再推辭:“盛情難卻,小生入社便是。” “如此甚好!對了,閣下接下來當準備一下入社之講義,到時候商公、張公會來聽,包括剛到長崎的祁公,這可是個聞達于公卿的機會。” 朱以海說道。 小宅順生聽后也很是興奮:“請放心。” 于是,接下來,小宅順生便開始準備自己的講義。 而且他也知道這些明國士大夫喜歡聽什么,也就決定繼續表達自己建議倭國推行漢文化的觀點。 為此,小宅順生決定先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漢名,而取為朱濡。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