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故而這種奢靡之風,導致百姓雖財富增加,但依舊受盤剝之苦,而余財未見顯著增加,其消費依舊是量入為出,節儉克制,而使制造業之工場作坊不能因此擴大規模,甚至漸有不支之象; 而豪門則為求奢靡,則必重金買純手工藝品為其日用之物,鄙夷工業品,使得有精湛技術之工匠依舊醉心于獨自完成一些奢靡而精巧的手工藝品,而缺乏將手中工藝品傳化為工廠生產,由奢侈之物轉為大眾之物,使工業產品更多的動力。 老臣最后發現,大明如今所贈之財已大量集中于非生產者,而真正算是生產者之百姓之財富其增加幅度,并不及天下不事生產之人的財富增加。 以臣之間,若財富之增加不大部分集中于生產者之手,而是不事生產者之手,不但無助于國家之長治久安,反而會使國家衰退更早! 因為這樣下去的話,好逸惡勞者必然更多! 如今天下,人口激增,然新增之大量百姓,雖無地無產,卻不愿意進入工場作坊務工,而依舊寧肯以養子養女身份委身于大戶之家為奴為婢,乃至做倡優之事,便可證明此等現象所帶來的危害。 故而,陛下,老臣斗膽直言,萬望朝廷剎住此風,使帝國財富之增加更多的到努力生產之人手中,而不因到不事生產之手中! 據臣所知,在江南一帶,一善彈唱之名妓就能日賺萬金,而持家有道之賢婦年入也不過百金,如此現象,朝廷不能不管!不然,天下將因此而亡也!” 朱由校把陳確的見聞丟給了他:“也有人提到了這個,愛卿剛才說的很對,百姓的消費水平被壓制了,而豪門的消費沒有被壓制,反而是阻礙了生產力之發展,使國家要因此退步。” 朱由校說著就看向劉鴻訓:“劉愛卿之前限制士大夫納妾,乃至要重建道德是對的。” 劉鴻訓則道:“陛下,老臣現在覺得,老臣昔日做的還不夠,如今想來,這奢靡之風要想遏制住,欲使天下所增之利更多的歸于勞者,就得對士大夫更嚴格些,公用之費需有所規定,品德作風也要有所要求!” “很是!” 朱由校點了點頭,就問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別的良策,使天下增長的財富更多的體現在生產者身上,讓天下人真正知道,勞動者光榮!而不至于漢人自甘墮落,不肯為民,而愿為豪門牛馬!” 在聽了畢自嚴的闡述后,再加上眼下的經歷,他也不由得發現,原來歷史上大明在隆萬時期雖然經濟高度發展,卻未能出現資本主義轉型,敢情是因為經濟發展帶來的消費模式出了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