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士子見此忙收回了拳頭,且退了回去。 在場的其他士子也都跟著老實了起來。 只是高丹桂比較慘,此時整個人已只能躺在地上吐血,而漸漸的就沒了命。 “來呀,來殺我呀!看誰先死!” 歷史上因反抗官吏橫征暴斂而毅然起義的寒門士子許都,此時正持著卷了刃的文士劍,站在一堆尸體上,對一干還企圖圍攻他的人怒吼了起來,面目十分猙獰。 “殺許都者,我左某分一半家產(chǎn)與他!” 而此時正包圍著他的一批士子中間,一名叫左光先的士子則咬牙說了一句。 左光先是士族出身的士子,對許都這些不贊成他自由主張的寒門士子本就深惡痛絕。 再加上眼下大家都殺紅了眼,也就顧不了那么多,而只想著除掉許都,好為自己的同窗報仇。 所以,在見許都頗有武藝,自己這邊的人屢次攻殺都未得手后,他就干脆下了重賞令。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些被左光先臨時組織起來的地痞流氓,因此士氣大振,一個個躍躍欲試地朝許都走了來。 “這是個高手!這人老子要了!吩咐下去,改用刺刀,所有圍攻他的全部殺掉!” 恰巧這時候,李定國已經(jīng)帶著身邊數(shù)十個禁衛(wèi)營官兵沖了來,見此就直接拔出了繡春刀,且先跑過去,直接一刀捅進了左光先的后背。 “?。 ? 左光先只覺后背一陣劇痛,不禁大為驚愕,回頭一看,卻見自己身后已來許多官軍,然后就頗為不解的閉上了眼。 許都也看見了官兵,忙丟下文士劍,飛奔間了旁邊一間民房內(nèi)。 “老子看見了,你沒參與斗毆,你是正當(dāng)自衛(wèi),出來吧,我們不會把你怎么樣!” 李定國這時候在外面大聲喊了一下。 許都頗為意外,自己沒參與斗毆?那外面的尸體是什么? 而其他圍攻許都的人自然接下來都已經(jīng)被相繼除掉。 不僅僅是這些人,只要被官軍看見還在斗毆互砍的士子,接下來都被無情除掉。 這樣做很有效果,基本上見識了官軍們真正的暴力后,士子們都老實了起來,有的甚至嚇得直接丟掉了文士劍,然后躲進了客棧或民房內(nèi)。 最終沒多久,一場數(shù)十萬士子的大混戰(zhàn)就因此結(jié)束。 只是有數(shù)百名士子因此受傷或死亡。 朱由校從樓臺上下來后,于龍輦內(nèi),看了看這些不少還是鼻青臉腫的士子們,且不由得心道:“非逼朕用鐵拳!也就是在大明,不是什么大清,不然,朕要是康麻子,直接就把你們?nèi)珰⒘耍∈〉貌傩?,換個耳根清凈。” 如此想后,朱由校就問著溫體仁和盧象升兩輔臣:“你們倆對此有什么想法?” 盧象升先笑著說道:“頗有血性!只是以臣看來,他們之間的爭斗,其本質(zhì)還是天理與人欲之爭!” 朱由校點首:“繼續(xù)說下去?!? “是!” 盧象升繼續(xù)回道:“人欲難滅,天理不能滅,這兩者間,有人選擇從人欲,有人選擇從天理,很難確定誰會選擇什么,但朝廷要做的就是把控好這二者間的平衡,陰陽調(diào)和;如陛下之前所言,盡量避免過激的情況出現(xiàn),無論是循天理還是循人欲,都不能隨意踐踏王法,隨意奪他人性命!治學(xué)可無限制,但行動上要有箴規(guī),不然就亂了!” “陰陽調(diào)和,不能假調(diào)和,不能變成和稀泥,該強硬時就得強硬,申時行當(dāng)年輔政時就常愿行陰陽調(diào)和之事,但他的調(diào)和可以說綿軟無力,上不敢忤君,下不敢斥官,兩頭出氣,除了便于自己保全,于君于國毫無益處,且倒滋長了底下百官們的氣焰,也讓為君者越發(fā)自以為是?!? 朱由校這時候點評起萬歷時期的政治來。 “陛下說的是!以臣之見,造成如今這樣紛爭的還是因為,許多出身富貴的士子,無法接受學(xué)問已非他們獨有的資源,而因此不能在朝廷這里得到更多的優(yōu)待,而造成的; 如果我們讓學(xué)問普及到更多的平民手中,讓更多的平民擁有智慧,從而讓百姓知道一些人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那樣的話,支持朝廷干預(yù)商品經(jīng)濟的人就會更多,甚至?xí)蔀槿裰沧R! 如此,那些想自由盤剝本國百姓的別有用心之輩就自然會偃旗息鼓,最多就是陰陽怪氣一下; 而不至于像現(xiàn)在這樣,還敢跳出來,說到底還不是民眾之智慧還沒徹底提升,務(wù)工與務(wù)農(nóng)者皆還未參與,而陛下和陛下控制的軍隊又不好直接干預(yù),畢竟一旦要動刀兵,就意味著不再講民族情義,不問緣由,非黑即白,直接清洗。” 溫體仁說道。 朱由校點首,道:“有道理!世家門閥當(dāng)年想必也無法接受自己的衰敗,但這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要讓更多的平民開啟智慧,文化上得改一改,像現(xiàn)在這樣,大部分官文、個人筆記、報刊文章還是講究對仗工整、用典以及各類強結(jié)構(gòu)精辟而忽視通俗易懂的文體的話,是不利于百姓掌握相關(guān)信息的,得承認,大多數(shù)人在文字的接收上并不能一讀就懂,所以文體上得白話一點?!? “臣也是這個意思!要徹底開啟民智,就得實行白話文,如此方能使思想普及于市井內(nèi),圣意達于百姓之耳!而民意也能更好的被朝廷知道?!? 溫體仁說著就有些激動地道:“推廣白話文,勢在必行!” “朝廷這些年忽略了文化上的革新,但其實這才是眼下本朝要革新變法的重點!” “體制沒有才改了二三十年就又大改的必要,但隨著識字率的增加和市井文化的發(fā)展,文化上的確是需要進一步推進的,得考慮到百姓們物質(zhì)富裕后也有精神上的需求,以及開始關(guān)心與政治的熱情在高漲。” 朱由校頗為贊同地說后就道:“推廣白話文還不夠,另外,還得簡化漢字,讓字體變得更加易寫易認,眼下的漢字不少還是筆畫甚多,不利于文化傳播的效率,得能簡化的就要簡化?!? “可以先推廣白話文,同時使翰林院諸官編纂簡體字,發(fā)行相應(yīng)字典,然后慢慢推行于天下?!? 盧象升這時候說道。 “很是!推廣白話文,得天下作文者配合,只靠朝廷不行,趁著眼下我們在江南,而現(xiàn)在南京城內(nèi)又因金陵大會聚集了不少士子,到時候就找個機會,到時候由你溫愛卿開講,向全天下的作文者提倡用白話文,而促進文學(xué)平民化,不要讓文章學(xué)問事依舊只是士大夫的事?!? 朱由校對溫體仁吩咐道。 溫體仁是翰林出身,在文學(xué)上也是很有才的,所以,朱由校讓他作為推廣白話文的先鋒,自然也沒有不合適的地方。 “遵旨!” 溫體仁應(yīng)了一聲,他知道皇帝喜歡敢做大事的臣子,如果他現(xiàn)在拒絕,將來無疑會被皇帝拋棄。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