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父皇最近下的一系列詔旨,最令人沒想到的是,要設立皇家文學藝術獎,而最高獎金竟高達十萬元銀幣!第一屆獲最高獎者竟是李漁和蒲松齡!” “這簡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這兩人雖然天下人已皆知其名,但這兩人是靠什么傳名的,誰不知道?” “這倆人皆是自甘墮落之輩!是靠取媚鄉野百姓和市鎮工人而揚名的文人,所以,在許多文壇大儒眼中,他們是不入流之文人。” “而如今朝廷竟給予他們這么豐厚的獎勵,父皇還給了他們倆一人一個國子監博士的閑官。” 朱慈灺說到這里就看向了朱慈燦,問道:“二哥,你怎么看?” 現在朱慈灺因為沒什么文官士子愿意跟他來往,也就只得做起了朱慈燦的跟班。 朱慈燦也不好拒絕自己兄弟,也就任由其常在自己府里走動。 而此時,朱慈灺便因此跟朱慈燦閑聊起來。 說后,朱慈灺就又問道:“這是不是意味著,父皇喜歡這些有市井俗氣的不入流文人,我們是不是該接觸一下?” 朱慈燦則擺手道:“這些文人和我們不是一路的,我們所要的是漢人之內部也要尊卑有序,皇族就當有皇族的尊嚴,士大夫就當有士大夫的清貴,黎民就該有黎民的覺悟!而我們所要的自由,也只是交易的自由,但他們可不僅僅是要交易的自由,還要在人格上自由,思想上自由,言論上自由,我們招攬他們,謹防將來,他們給我們打真正的自由牌!” 朱慈灺聽后明白了過來:“也對!但父皇為什么要收買他們,二哥,你對此怎么看?” 朱慈燦回道:“自然是為了遵循他們推崇的生產者利益最大化的分配原則!” “不是很明白。” 朱慈灺回道。 朱慈燦嘆了一口氣,進一步說道:“父皇對所謂華夏民族的愛,是超過我們這些做兒子的,甚至都超過他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