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謝長榮不急不行,對著媳婦:你干嘛了?傻了嗎?不先救你自己爸你救誰呢? 孫蓉芳猛目丈夫:你在那里能干什么?醫生說不用你幫忙,你還不干點自己能干的事兒?!想想瑩瑩平常怎么做的。 被媳婦一點撥,謝長榮抬手擦下自己羞愧的臉:他媳婦說的是對的。他如果當時只會干站在老丈人身邊,是在丟自己當醫生女兒的臉。 醫生在急救現場搶救病情最重的患者,其他在場的普通人能做的,除了當醫生需要幫忙時力所能及地提供協助之外,應該是最大限度幫醫生減輕壓力。 孫蓉芳幫助其他患者,是在讓溫醫生能更集中精力去救她爸爸。 可見孫女士與謝醫生一致,遇事冷靜度一絕能做出最準確的行為真牛逼。 照這樣說法,孫姥爺的病情更重,為何是運送任老師的救護車先到醫院? 有經驗的醫生不費吹灰之力可以秒速想到答案。 現場潘醫生問溫教授:“病人現場是發生心臟驟停了嗎?停了多久?” 心臟驟停患者最好是在現場做心肺復蘇術直到把病人搶救回來有心跳再轉移患者,因為中間如果因搬運病人間斷了心肺復蘇術對病人來說是致命的。 這也是為什么經常能見到醫務人員必須輪番上陣去給病人做心肺復蘇術,為的是不敢中間斷。 所以,第一輛救護車抵達現場后同以救治最重病人為優先秩序,救護車醫生跟著溫教授趕緊先救孫姥爺。 需要等到宣伍的第二輛救護車抵達現場,肖揚醫生從孫女士手里接過任老師運到國協。 孫姥爺心跳回來之后,救護車再把孫姥爺送來國協。 溫四叔回答潘醫生的問題:“病人做過兩次電除顫。” 病人是在心肺復蘇術之后做的電除顫。 一開始沒有心電圖機和心電監護儀等設備,溫四叔只能粗略判斷病人沒脈搏沒呼吸是心跳呼吸驟停不排除是突發的心肌梗死所致。 之后能再做電除顫救回來,能說病人是很幸運了。 臨床猝死病例能救回來的機率非百分百的,況且這種暫時說不清楚是什么病因導致病人猝死的案例。 段醫生和潘醫生一聽,有種糟了完了的感覺。 說來謝醫生關心家中老人的事兒,在謝醫生身邊的同事多少都知道些,特別是潘醫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