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衛晞很高興。因為爹娘說要帶他回山里。 大哥二哥都在山里住過,他也是娘的兒子,山里也是他們的根,他呂衛晞怎能不去見識一番? 特別是聽大哥二哥說山里怎樣怎樣時,他就心生向往。前幾年,娘就說想回山里,后來因為他太小,就都沒成行。 一直等到他七歲這年。 呂衛晞從聽到爹娘說要帶他回山里時,就在做著各種準備。帶著護衛隨從天天逛大街,買了好多好多東西。說要送給表兄弟們,及山里的小朋友。 蘇青媖偷偷過來看小兒子。 這個小兒子來得有些意外。 呂博承見過了她生小七時的慘樣,本不想再讓她生了。但衛晞意外來到了,她和呂博承就把他留了下來。 也多虧有了這個小兒子。 大寶小寶長大后,都有了各自的抱負,長年不在他們身邊,都各自離開了他們,小七也長大了,變得像個淑女,呂博承直念叨小七不如小時候好玩了。 好在有了小兒子,在他們身邊跑跑跳跳的,讓她夫妻二得了不少趣味。 蘇青媖到了小兒子的房間,就見他把下人們都趕到屋外,自己躲屋里收拾行李,不讓別人插手。 床上,桌上,地上,攤了一大堆東西,他小小的人,趴到大大的箱籠里,往外扔東西,半個身子都陷進箱籠里了。 蘇青媖都怕他一個倒栽蔥掉進箱籠里。 “這是做什么呢?” “呃?” 呂衛晞聽到聲音,剛想扭頭去看,就一頭栽進箱籠里。陷在一堆軟布中間,四肢不停掙扎,像只浮在水面上的烏龜,撲騰著四肢。 蘇青媖失笑,忙走過去撈他。 小家伙自己把頭臉上的布匹扯開,噗噗兩聲,就嘟著嘴看向他娘:“娘,你怎么走路沒聲的啊,嚇兒子一跳。” 還怪她咯? 蘇青媖瞪了他一眼:“這是拆家啊?屋子搞這么亂。” “嘿嘿,才不是拆家呢,我要收拾行李啊。娘,你來看……” 拉著蘇青媖到一堆東西前扒拉一通。 “這個會飛的木頭鳥,我要帶回去給大舅家的表弟表妹玩。大舅每年給我送那么多禮物,我也要給他們帶禮物回去。” “還有這個玉佩,是以前別人送我的,我要拿回去給佑寧表哥做結婚賀禮……還有這個,海外來的會自己唱歌的盒子,我要拿回去給外公外婆……” 蘇青媖聽了有些頭疼。 孩子懂得感恩是件好事,但這么多東西,除了要帶給大家的禮物外,他也把自己房里的東西幾乎全都帶上了。 非說都是自己平時要用的,連枕頭也要帶著,蘇青媖就有些頭疼。 耐心哄他:“咱這次要去很多地方,一路往南走,路上停停靠靠,有時候搞不好要在野外打尖。你帶這么多東西,自己的行李都要兩三車了,拖慢了隊伍的行程,你覺得,你爹會不會揍你?” 呂衛晞屁股一緊,眼睛瞪圓了,小手背到后面往屁股上一蓋。 上次他在大街上跟別的小朋友們打架,他爹揍他屁股,可疼可疼了。 撲到娘懷里扭麻花,撒嬌:“娘,爹是王爺啊,王爺出行,前呼后擁,多威風啊,人家戲文里都說了的,皇帝公主出行,連嗽口的杯子都帶上的,吃飯的桌子都帶著呢。我帶這些還少了呢。” “那你是皇帝公主嗎?” 呂衛晞噎了噎,扭頭看向他折騰了幾天收拾出來的東西,不能帶上嗎? 小模樣有些委屈。 蘇青媖摸了摸他的小臉:“咱們輕車儉從,一路輕輕松松的,能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風景,不是很好嗎?” “那好吧。”呂衛晞聽娘的話,又把折騰出來的東西收了回去。 等他收拾好,蘇青媖便帶著他和小七跟著隊伍出發了。 小七今年十五歲了,大寶等了她那么多年,過兩年就要嫁給大寶了,自她出生也沒去過山里,一直呆在徐州。蘇青媖和呂博承便想帶她出門走走,輕快輕快。 等她嫁人了,就不能隨意出門了。 隊伍出了徐州地界,呂衛晞和小七一路撩著車簾看外頭的風景,眼睛里滿滿的新奇,姐弟倆頭碰頭,對著一棵樹都能討論半天。 一路走走停停,看見好看的風景都停下看一眼,有時候便沒趕上驛站,要在野外打尖。姐弟二人也都開開心心的。 一路往南,先是去廬州看了大寶,在大寶那里住了幾天。 呂博承跟著大寶去看了他的駐軍,看他練兵,然后大寶又帶著衛晞和小七去跑馬,去湖邊泛舟。 小七很開心,和大哥在一起,什么都不做也開心,每天臉上都帶著笑。 呂衛晞跟在姐姐后面,也得了大哥好多禮物,每天也是玩得很高興。 大寶很想把小七留下,但爹娘說小七還小,要再留她兩年。大寶心疼小七沒出過門,便一路幫著安排妥當,讓小七跟著爹娘多在外頭玩一玩。 離開廬州,隊伍又到了饒州,在小寶那里又住了幾天。 馬明溫已經故去了,崔玉英還在。每年都會給衛晞姐弟倆寄好多禮物,呂衛晞姐弟這次是第一次見到她。 姐弟二人陪了崔祖母好幾天,每天都逗得她高高興興的。 小寶已經成了親,兒媳婦是馬明溫介紹的,是裴念的族人。是個知書達理,端莊大氣的女子,蘇青媖和呂博承對她很是滿意。 現在小寶已經育有一子一女,兒子三歲,女兒一歲。蘇青媖和呂博承很喜歡這兩個孫子女。聽著孫子糯糯的叫著祖父祖母,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樣。 離開饒州時,小寶和兒媳婦抱著兩個孩子來送行,兩個孩子還追著他們的馬車哭得直打嗝。 蘇青媖差點心軟留在饒州了。 出了饒州,徑直就去了仁州。 蘇青松現在是仁州的刺史,蘇父蘇母也隨著大兒子住在仁州城里了。 到了仁州城門的時候,蘇青松就派了下人到城門口來接。到了府邸前,蘇父蘇母等人早早就站在門口等著他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