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晝燭——夏瑩吹番外-《銀缸照》
第(1/3)頁
第393章 晝燭——夏瑩吹番外
年少的時候,夏瑩吹其實最喜歡讀《間集》,又尤愛前兩卷中溫飛卿的詞,一闋《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前后鏡,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秾艷精巧,清俊明快,讓人如墜這樣的美好中去。
她的出身只是一般,父親在松石書院求學,一朝金榜題名,三年庶吉士,才做了個小官,在翰林院里熬著資歷。
不過至少,她也是官家小姐了。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父母恩愛,與弟妹彼此也和睦,她原來是很幸福的。
后來她和定國公府的元娘徐潤柔相識,成了好朋友,在熙和園中游春,她才知道原來這世間有的人過的是這樣的日子。
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不過她也不是嫉妒,只是真的很羨慕而已。
少女時期,她其實在熙和園里也度過了很漫長的時間,和好朋友一起讀書作畫,四時序流,光陰珍貴,做的每一件事在后來的歲月里,都值得被反復惦念。
她喜歡作畫,也喜歡讀詩詞,春奩體,間集,甚至邊塞詩,她都喜歡讀。唯獨不喜歡征婦詩。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像這樣的詩,只是讀一讀,也叫人心中生涼。
所以遇見齊廵,真的是她生命中原本不該出現的意外。她的一生后來便成了這首詩,身如晝燭,困在其中。
白日燃燒的燭火,黯淡無光,沒有絲毫的用處。可若是問她有沒有后悔做了他的妻子,那她也是沒有的。
淚水都流盡了,再問她答案,也是沒有。
昭永八年的上元夜,或許她不應該出門的。也不應該貪看燈火,在在金水湖畔遇見了他。
那一日他很著急,在人群中尋找他走丟了的弟弟。她仰頭望一盞琉璃制的燈,光彩流轉,不知不覺迷了眼。
而他走的太快,幾乎要將她撞倒。若不是他伸手托住了她的腰,她大約真的會摔到湖中去。
他害的她差點摔倒,卻只是匆匆忙忙道了歉,留下了姓名與出身,便又沒進了人海中。她還沒有從方才的慌亂中回過神來,但好在,她是記住了他的名字的。
誠毅侯府,齊廵。
后來他去了西北,建功立業。而她仍然在她少女的香閨里做著一個又一個的夢,漸漸的夢中人有了具體的樣子,是齊廵。
他為她做了許多。她是嫁進來之后才知道,原來他的祖母何太夫人,之前是打算替他求娶定國公府的元娘,也就是她最好的朋友潤娘的。
難怪她嫁進誠毅侯府之后,何太夫人看她總是不太滿意。以她的出身,的確是不能和潤娘比的。
潤娘甚至都不知道這件事,她不應該怪她的,但是她終究沒法再像從前一樣心無芥蒂的對待她,于是她以自己是新婦為借口,漸漸的少了與她的往來。
她和齊廵在一起的時候,是真的很幸福的。從小習武,他的手是很粗糙的。但是他的手掠過她的肌膚的時候,她能感受到從他的手指間傳遞出來的溫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