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誰發財啦-《大上醫》
第(2/3)頁
同時,順便也解決了民工的飲水問題,估計以后就不會有成幫結伙鬧肚子這種現象發生了。
就這樣,李風又成了洛陽新都建筑工地的煤炭供應商,現在,他腦袋上已經頂著倆供應商的名頭了:左手抓著一個是煤炭,右手抓著一個是磚瓦。當然,后者不是唯一供應商。
才兩個嘛,李風肯定是不知足的,他第三只手,還想抓著皇宮的地磚呢,要是把釉面磚搞出來的話,肯定又能薅一大把。
就是,這三只手的名聲,好像不大好聽???
由此,李風也養成了一個習慣,沒有病人的時候,就抽空在大工地上轉悠,希望能發現新商機。
那句歇后語說得好:薅楊廣的羊毛——多多益善。
一瞧見李風那身白大褂,工地上的民夫也好,監工也罷,都會親親熱熱打個招呼。經過這段時間的親眼見證和口耳相傳,紅十醫療隊,已經初步得到所有人的承認。
不僅僅是李風,只要是穿白大褂的,出去之后,都很受人尊敬。
可惜,李風這邊暫時沒啥新進展,畢竟,人家在施工之前,各方面考慮還是比較周全的,可鉆的空子并不多。
倒是風塵三俠中的李二俠和紅拂三俠那邊,傳來了好消息:十件玻璃器皿,已經在洛陽古城里面成功典當出去。所選的,當然是趙郡李氏開的質庫。
這時候的典當行,在江南一帶多是“寺庫”。也就是寺廟開的典當鋪,主要原因是那時候的和尚有錢啊。
而在北方,則多是私人開設的質庫,可以典當物品,也可以來此淘寶之類。能開得起質庫的,除了規模比較小的“小押”之外,剩下的多是底蘊深厚的大家族。
十件玻璃器皿,均價八十貫,一共獲利八百貫。說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前來報信的小科子,都樂得眉開眼笑的。
不僅如此,李靖和紅拂女還派人分赴大興城等地,兜售玻璃制品,對象當然也是李氏。別的地方不敢說,大興城里的獲利,肯定不會比洛陽這邊差。
至于成本嘛,你要忽略不計那是瞎話,反正低得令人發指。頂多就是道長們在吹這些玻璃器皿的時候,有點費腮幫子。
在李氏質庫里典當一批玻璃制品之后,李靖又玩了一手更絕的:同樣的玻璃器皿,他又以低價,傾銷給其他質庫。
自己這位二兄,還真是夠壞的——李風算是對李靖有了新的認知,不過,他喜歡?。豪钍桑闱穫贿€是吧,這次就連本帶利一起清算。
而最近這幾天,洛陽李氏質庫的東家,李十三郎,可謂是春風得意。這一切,都還要從質庫收來的那些珍貴的玻璃器開始說起。
據說是西域王族專用的器皿,每一件都是晶瑩剔透,如同水晶琢磨而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