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來,坐” “坐” “坐,來,來!” 四位金融公司的董事長紛紛上來招呼。 不僅僅是伍占海這次賺了4000萬港元,吳鴻升,李光羽,關文偉三人也進場了,各自賺了5000萬,8000萬,1億港元回來。 算是彌補了之前的一些虧錢,當然今天他們最高興的事情,并不是在恒生指數賺了錢,而是有另一件事情要宣布。 王冠熙,馮少坤,周天景坐下好大家喝酒聊天,吹牛皮。 這一桌,共計是15個人。 除了王冠熙等7個人,還有8位是公司的副總裁,并不是負責投資的,都是負責經紀業務的副總。 永隆證券公司,鼎億金融公司,西證國際證券,南華證券的經紀業務是股票經紀、期貨及期權經紀服務以及包銷及配售。 還有融資融券業務。 也有企業融資,向香港上市公司提供企業顧問服務。 這8個副總裁,都是業務能力很強,雖然四位董事長做投資虧錢,但是董事長是用公司的自營資金在投資,虧了錢,可并不影響公司的經紀業務。 這八人分別是,張笑齊,于緒剛,田圣春,陸正心,葉志威,趙明勛,梁繼林,譚嘉寶。 伍占海給八人介紹道:“這是王先生,金融天才!” “都敬酒!” “趕緊敬酒” “讓王先生指點一番說不定發大財的” 八位副總裁紛紛上前給王冠熙敬酒。 “王先生,我敬您” “這一杯我干了,您隨意” “王先生,您隨意” ··· 這八人見老板們如此敬重這位少年,頓時拿出了最尊敬的語氣與姿態。 王冠熙點了點頭跟他們八人喝了一杯。 喝完一杯,王冠熙問道:“你們四家公司今天是怎么回事啊?” 伍占海開口道:“今天開始,我們四家公司就合并到一起了,組成一家投資銀行,名叫永隆投資銀行” 這次是伍占海發起了的合并,大家想了想就取名為永隆投資銀行。 因為永隆證券公司規模最大,客戶資產最多,估值也最高。 所以就取名為永隆投資銀行,伍占海占據35%的股份,李光羽占據15%的股份,關文偉占據20%的股份,吳鴻升也占據30%的股份。 永隆投資銀行的客戶資產規模高達200億港元。 這里的客戶資產,就是散戶們在證券公司開戶,股票賬戶里的資金。 而這200億港元是不屬于永隆投資銀行的,但是這200億港元的客戶資產,只要散戶們買賣股票,永隆保險公司就有傭金收入! 如果每個散戶每年交易10次,那么交易總金額就會高達2000億港元,按照最低的萬分之三的傭金來算,每年他們可以獲得6000萬港元的傭金收入。 接著伍占海問道:“冠熙啊,要不要來永隆投資銀行擔任一位董事啊? 未來我們會募集私人資金,已經有不少有錢的客戶在打算投錢來了, 到時候我們會私募幾十億港元,讓你負責操作,盈利的資金,你拿10%的提成怎么樣?” 永隆投資銀行成立了,現在客戶資產規模是200億港元。 他們打算對富人客戶們進行私募,然后用來投資。 最完美人就是王冠熙了。 這樣的金融投資天才,可以兼任擔任永隆投資銀行董事,然后打理永隆銀行的私募資金,拿10%的提成。 私募通常是20%的利潤提成,而永隆投資銀行給10%的提成給王冠熙,就是想拉攏王冠熙入伙。 這個條件很誘人了,他覺得王冠熙應該會答應的,畢竟王冠熙身價現在也不多,多一份利益,他應該不會拒絕的。 只見王冠熙淡淡一笑道:“占海兄,我現在公司的事情都忙不過來,那有功夫幫你們打理資產啊,我真是沒時間” 伍占海,吳鴻升,李光羽,關文偉四人搞了一個投資銀行,還想請自己打理資產。 他可沒有那閑工夫。 當然未來收購永隆投資銀行,他到是很感興趣啊。 現在永隆投資銀行擁有200億的客戶資產,還有經驗豐富的金融人才在里面,還行吧。 未來收購掉,省得王冠熙自己成立一家投資銀行,一切都從頭開始。 伍占海有些遺憾的道:“那好吧,我們未來只好用自己的團隊,培育交易員了,當然我們四人也是可以的,哈哈” 接著他又對著馮少坤開口道:“馮兄,要不要一起加入啊?讓你永亨證券公司也合并進來,大家打造一個更大的投資銀行,這樣在香港可以更好的競爭了。” 馮少坤當即婉言拒絕道:“還是算了,我的永亨證券公司現在規模也不小了,大家以后可以合作啊” “行,我們多合作!”伍占海也知道馮少坤會拒絕,他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晚上10點半,散場了,員工們紛紛離開。 王冠熙,馮少坤,周天景,伍占海,吳鴻升,李光羽,關文偉七人來到了一處咖啡廳,大家聊著恒生指數的走勢。 王冠熙見伍占海,吳鴻升,李光羽,關文偉四人還是看漲恒生指數,頓時內心大喜。 他沒有說什么,希望四人繼續看漲下去,然后進場做多,最好把永隆投資銀行的自營資金全部投入進去。 然后巨虧,到時候王冠熙還收購了永隆投資銀行。 他需要人才,需要馬仔,永隆投資銀行那是現成的啊,伍占海簡直是太好了啊,這次合并了四家公司,真心干得很好。 這時候咖啡廳又進來了一群人,共計12人,六男六女。 都是認識的人。 樹熊金融集團,陸建廷 阿仕特朗金融,關振義 弘業期貨,林繼陽 勝利證券·陳沛泉 東方匯財證券,蔡滿基 鼎石資本,張仁亮 六個女子,當然是他們的女人,至于是什么樣的女人,不清楚,大概是玩友,床友吧。 “陸總,關總,林總,陳總,蔡總,張總,真是好巧啊” “哇靠,你們也在這里啊,真是巧啊” 大家熱情的打招呼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