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就等著經濟好轉,然后國外的客戶們給大量的訂單,不然就一直虧下去。 王冠熙開口道:“表叔,你就別吹了,現在金融危機非常嚴重了,即便是他們這些老板們給你訂單,你也暫時不要接,他們拖欠工程款的話,那深紡工業(yè)集團就完蛋了” 韋德舟聽完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開口道:“這金融危機真的那么嚴重嗎?到底什么時候結束啊?” “也不知道這經濟什么時候能好轉!” 說完他點了一根煙。 王冠熙開口道:“表叔,現在美國救市了,等著吧” 韋德舟嘆了嘆氣:“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時候。” 這時候很多重磅新聞來了。 香港文匯報:【經濟融海嘯淹沒港資工廠】 香港業(yè)界估計,面對金融海嘯和信貸危機,將有超過一萬家在珠三角的港資中小企業(yè)面臨倒閉。 【倒閉屢見不鮮,老板頻現跑路】 【歐美大量訂單取消,未支付貨款,讓珠三角正面臨2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 今年初就有警告,針對的是民工外流、企業(yè)招工難問題而發(fā),誰料剛過大半年,這一問題已被企業(yè)倒閉、工人欠薪所取代,而港資工廠則首當其沖,在很多工廠老板看來,目前的狀況只是冰山一角。 【中小企業(yè)的倒閉潮,尚未到最嚴重的時候】 【港資工廠驚現倒閉潮】 從2007年開始,香港在內地的制造工廠已出現頹勢。 香港企業(yè)在內地設立的工廠,大多以加工貿易為主,這種制造型企業(yè)多數依靠低成本、低技術含量占領市場。 而隨著今年金融海嘯不斷蔓延,歐美需求大幅下降,生存困境一下子變成了生存危機。 到了10月初,危機向大型上市企業(yè)蔓延,佑威國際、泰林無線電、金至尊珠等等,而合俊集團旗下位于東莞的兩家大工廠的倒閉,最終將這一問題推到了公眾面前。 根據資料顯示,僅9月底,就有近50家香港企業(yè)申請破產清算。 而據香港工業(yè)界立法會議員估計,面對金融海嘯和信貸危機,將有超過一萬家在珠三角的港資中小企業(yè)面臨倒閉。 為此,香港工業(yè)總會會長陳鎮(zhèn)壬表示:珠江三角洲的7萬家港資企業(yè)中,年底時可能會有四分之一、即1.75萬家倒閉。 “去年還沒有誰愿意走,現在一些公司是不走也撐不下去了。”一位收拾廠子回香港的董事經理在嘆息。 新華社:【老板“跑路”政府墊付工資】 生產高檔手表的“宜進利”的案例頗為典型。 作為香港上市公司,在發(fā)布了大好季報之后,日前卻突然停牌,隨后就宣布將銷售門店賣給了鄭氏財團的周大福公司,工廠也隨之倒閉。 “香港那邊的高層老板均已找不到了”,一位無可奈何的工人一律將之歸為“跑路”范疇。 實際上,宜進利的狀況還算好的,磚家給出解釋稱,“老板并未逃匿,只是保持沉默”。 而根據記者的調查,企業(yè)老板“銷聲匿跡”的現象,似乎已成司空見慣的事情。 上周,深市勞動保障局曝光了30家用人單位名單,都是拖欠員工工資的,并要求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30日內接受依法處理。 據當地消息,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30家企業(yè)負責人多數已經失蹤,而政府為此已墊付了上千萬元欠薪。 很多工人選擇留守捍衛(wèi)固定資產,不同于工人的無奈,一些人卻成了這波“倒閉潮”的贏家,最起碼把損失降到了最小。 “工廠工程部的倉管,上個月開始至少偷賣了五十多萬元的電線電纜、不銹鋼。”在一家冷清的港資工廠院內,仍在堅持留守的工人王某在感慨。 而另幾位工人則表示,該公司保安部門的人也乘機盜賣。 據了解,雖然部分破產企業(yè)已由法律機構托管清算,但盜賣資產的現象依然層出不窮。 對此,當地一位旁觀者說,“這種事很常見,不少就是老板授意進行資產轉移的!” 由于企業(yè)破產清算,那點固定資產就成了債主們最后的保障,因此各方都死死盯著。 例如10月2號被托管的港資工廠百靈達,一度就出現了工人組隊與供貨商爭奪貨物的局面。 “一邊要找老板要債,一邊還不得不兼任保衛(wèi)工作。”有工人頗為無奈地表示。 大家吃著午餐,感受著經濟危機帶來的沖擊! 這經濟真是越來越差,經濟海嘯已經席卷而來。 王俊明開口道:“這每個月虧10萬,我們賬面上還有3000萬,虧得五年都沒問題,現在這經濟真是越來越差,越來越糟糕,新聞上說得一點沒錯,如今很多很多公司都在破產,特別是港資的工廠” 莫云珍也說:“幸好之前你們裁員了1000人,不然這每天的開銷不知道多大,不僅僅是工資,還有伙食,電費” 她是集團的財物經理,每天都看著這錢不停的花出去,心疼呢。 幸好之前裁員了1000人,不然公司沒訂單,虧成什么樣都不知道。 王冠熙開口道:“現在集團公司每個月虧10萬已經很好了,現在不知道多少工廠在倒閉,嘿嘿,到時候可以廉價的收購幾家小工廠,還有機器設備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