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水泥面世-《我在西周當國君》
第(1/3)頁
“解決山腳到國中的這段距離么?”
聽到這話,子和先是一愣,而后忍不住問道:
“敢問王上,可是有何運煤良策?”
“也算不上什么良策,無非就是借助水路減少人工的損耗罷了?!?
商離擺了擺手,而后便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妙,妙?。 ?
聽完商離的計劃,子和忍不住擊掌稱贊道:
“實在是太妙了,有了這個方法,咱們運煤的成本少說能夠減少三成!”
子和原先是北方人,那里的水網(wǎng)不像南方這般密集,因此從小到大他就沒接觸過水路貨物這檔子事。如今聽到商離這么一說,他便如醍醐灌頂一般,感覺自己整個人的層次都得到了升華。
不僅如此,他還對提出這個方案的商離嘆服不已。
“只是三成而已嗎?”
就在子和激動不已的時候,商離卻將自己的眉頭微微皺起:
“也就是說,運煤的主要成本其實都在從山中運出這一段路上?”
“不錯?!?
聽到商離提問,子和當即收起了自己的心情,嚴肅認真地回答道:
“山路崎嶇,本就不是很好走。而咱們的人更是要肩抗煤炭,這走起來就更困難了。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連人帶筐翻滾下去,遭受重傷。因此在這次的運輸途中,所有運煤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步踩空自己就沒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次的運煤速度才會如此緩慢?!?
“而這,還是建立在現(xiàn)在是冬季的基礎(chǔ)之上的。一旦來年開春,雨水增多,這山路就會變得徹底無法行走。而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國中只怕就要有好幾個月無法獲得煤炭供應(yīng)了?!?
子和所說不是虛言,在這個人類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極弱的時代,一旦遇到雨天亦或者其他的極端天氣,人類在戶外的活動能力就將受到極大程度的限制。到時候別說是上山挖煤了,哪怕是在自家菜園子里摘點菜,都有可能會因為路滑而直接摔倒,最終導(dǎo)致骨折無法行走。
這個道理商離當然也懂,但是這并不意味這他就能接受這個結(jié)果了。如今的宜國對于水泥的需求可以說是全方位的,不單單是修路,之后的修建倉庫,建造城墻什么的都需要用到水泥。因為煤炭無法運回而導(dǎo)致水泥無法生產(chǎn),這是商離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因此,在認真地權(quán)衡了利弊之后,商離最終對著子和問道:
“如果我在山中修建一條不受雨水影響的道路,是不是就能解決雨天無法運煤的問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