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得虧之前下過副本-《我在西周當國君》
第(2/3)頁
“算了,就這么著吧。傳來下去,今年的麥子就按每畝2斤的份額收取。記住,是干麥子,不是剛收獲的濕麥子!”
人們的生活已經這么困頓了,但是商離卻依舊向他們征收了今年的農業稅。
沒辦法,今年是稅制改革的第一年,無論畝產有多低,商離都必須要嚴格按照原先的計劃向國民們收取農業稅,否則的話這項新的制度是極有可能會被國人們輕視,進而在來年的時候無法被推行下去的。
“喏?!?
一旁的子旬點了點頭,而后繼續問道:
“那明年呢?咱們還是繼續按照這個標準征收嗎?”
“當然不是了。”
商離看了子旬一眼道:
“你都說了新田產出不如熟田,等到了明年之后,這些麥田中產出的麥子也必然會比今年更高。要是繼續按照今年的技術征稅,那么國家豈不是要少收很少的稅?”
“那您的意思是?”
“自然是等到了明年再重新確定稅額了?!?
商離搖了搖頭道:
“今后幾年,咱們要每年確定一遍新的稅額,直到畝產穩定下來為止。到那時候,咱們才能真正確定每畝地的年稅收,并且以此為標準,制定之后田畝的農業稅?!?
如今的宜國只有幾千號人,國土僅限南京周邊,因此商離可以玩每年都重定稅額的游戲。
但是等到了將來,宜國的人口增多,國土擴大之后,這樣的游戲就不能再繼續玩下去了。
道理很簡單,按照這個時代的慣例,正常情況下一個家庭的耕地面積往往在百畝以上。如果是一萬個家庭的話,那么耕地面積就至少有一百萬畝。
一百萬畝啊,這需要多少的管理人員才能完成每畝地產出的測量???別說是現在了,哪怕是21世紀,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吧?
因此自古以來農業稅采取的都是定額稅制。我不管你這畝地今年產出多少,總之我的稅額是不會變的。糧食產量多了我也不多收,你自己留著慢慢吃。糧食產量少了我也管不著,總之稅收不能少。
當然,話是這么說沒錯,但是這稅額也并不是隨便亂定制的。定多了人民不夠吃,定少了國家收不著糧,因此歷朝歷代都曾為這個問題展開過激烈的討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