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這可不算威逼利誘-《我在西周當國君》
第(3/3)頁
“當然,貴國同樣不得對這些國人威逼利誘,誘使他們遷徙,五大夫以為如何?”
子權前面的話說的瀟灑,然而最后這句話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想法。什么國人可以自由遷徙,這些都不過是口頭上說說的場面話罷了。之前那些國人之所以可以自由遷徙,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奄國沒有國君,普通的貴族不會站在國君的角度思考問題,因此他們可以任由那些國人遷走。
但是現在不同,在成為了國君之后,子權本能地就會將這些國人視作自己的財產。雖說如今的宜國已經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來參軍打仗了,但是人多一點總歸是有好處的。別的不說,將來自己要建設宮殿,人多一點也能把宮殿建設得大一點不是?
也正是因為這樣,子權才會在最后的時候加一個子貿不得對那些國人威逼利誘的條件。
“好,一言為定!”
子權以為子貿會拒絕自己的條件,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在聽到他的話之后,子貿連想都沒想,就接受了子權的條件。
子貿不需要這些贖買回來的奄國國人嗎?自然不是的。如今的宜國最缺的就是人力,對于人力宜國只有多多益善,絕對不會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
那么子貿何謂如此干脆地答應子權的條件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子貿有信心在不威逼利誘的情況下就將奄國的國人們拐帶到宜國去。
夜幕很快降臨,在趕了一天的路之后,跟隨著子貿南下的商奄遺民們終于可以坐下來歇息歇息,準備吃飯了。
而這些遺民之中,最為激動的則非奄國國人莫屬了。在他們看來,如今的自己已經找到組織回家了。在這種情況下,自己應該可以享受最好的待遇才是。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雖然子權已經竭盡所能地給他們提供最好的食物了,但是由于之前的兩年中奄國一直處于無國君狀態,以及周圍還有淮夷環視的緣故,因此奄國的國庫一直都是非常空虛的。如今國人回歸,他們除了一些谷物和臨時打到的一些兔子之外,幾乎就拿不出什么可以招待他們的東西。
而其他的商朝遺民以及宜國國人就不同了。宜國國人就不說了,他們本就是宜國人,如今回家,自然是享受最好的待遇。像什么醬油、鹽、蔗糖之類的商隊沒有賣完的貨物,那真是隨便他們享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至于那些商朝遺民,由于他們已經確定要加入宜國的緣故,因此他們也獲得了同樣的待遇,吃起東西來別說有多美了。
看看昔日同伴的食物,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食物,好不容易回家的奄國國人們破防了。
紫筆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