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公將沒有燒完的絹帛全部丟入了燈臺之中,轉身對著侍者說道: “當然了,在信中,他也多次表示,希望我們姬家內部能夠嚴查天子身邊的人,防止像費仲那樣的人出現。” 費仲是紂王身邊的“小人”,在姬周宣傳的歷史之中,就是他挑唆的紂王干壞事。雖然周公旦知道其實那些事情和費仲沒有半毛錢關系,但是這并不妨礙他明白姜太公的意思——那就是謹防天子身邊出現小人。 “太公在東邊發現了一支從南邊來的商隊,這支商隊賣的東西和沃操帶回來的東西基本一致,但是那支商隊只在紀國行動,從來不去齊國,因此太公沒能搞清楚他們的底細。” 周公旦回到座位上,繼續一邊工作,一邊說道: “太公懷疑,那支商隊和沃操有什么關系。但是他卻沒有證據,因此寫信詢問我們,天子娶親之事,是不是沃操挑唆的。” “沃操……挑唆天子娶親?” 聽到這話,侍者更加迷糊了: “天子娶親之事,有什么好挑唆的嗎?若是天子強娶民女,亦或者是違背祖制同姓結婚,那才夠得上‘挑唆’二字吧?如今天子娶的是姜姓諸侯的女兒,完全符合咱們姬周的祖制啊!怎么能將其稱為‘挑唆’呢?就算這件事和沃操有關系,那也最多只能算是‘勸導’亦或者是‘幫助’天子‘開竅’吧?” 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人娶親是一件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天子迎娶申國女,這件事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事情。一方面天子可以鞏固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天子又能拉攏重要的邊關諸侯,最重要的是這件事還不違背祖制。這么一件一箭三雕的事情,除了沒有事先和三公們商量過之后,侍者壓根就想不出其中有什么不妥之處。 而另一邊,在聽完侍者的話之后,周公也是不由暗暗感嘆了一聲。 天子娶親這件事確實是無懈可擊,但是他不事先和三公商量,這就很有問題看,因為這意味著天子在有意地從三公的手中收權,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天子。 但是這件事周公旦又不能說出來,否則就會授人以柄,讓人產生“周公戀權,不愿將權力歸還天子”的想法,因此周公旦只能將其憋在心里。 事實上不單單是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也處于同樣的境地,因此如今事情都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他們三人也只能私底下用信件交流,并且在看完信之后就將其燒掉,而不是直接將事情挑明,詢問天子為何不和自己商量就擅自結婚。 因為那樣做會直接撕破雙方的臉皮,當剛剛安穩下來的姬周王朝重新陷入動蕩之中! 而這,是三公們所不愿意看到的。 “天子娶親之事,確實無可厚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