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定期收割-《我在西周當國君》
第(1/3)頁
當然,說是這么說,但是謀奪南方土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別的不說,單單就那3萬多的可征召士兵,就不是如今的宜國能夠輕易擊敗的。
更何況,如今的宜國攏共也就不到2萬的人口,其中還有許多嬰兒和奴隸,實際上真正的成年男性人口數(shù)量只有1600多,單憑這么點人,就算將來真的征服了太湖流域廣袤的土地,也是難以進行有效的管轄的。
更有甚者,哪怕不要那些土地,單純只是把那些人集中起來管理,那也是一件異常困難的事情。20萬人口啊,這需要多少人才能看管好啊?歷史上的某個國君,不就是在坐船的時候被心懷怨恨的奴隸給刺殺身亡的了嗎?
奴隸不是牛羊,想要管理那么多的奴隸也是需要極大的人力成本的。因此說一千道一萬,如今的宜國真正需要的依舊是“核心人口”,也就是國人。
“所以說,在攻伐百越之前,還是需要先繼續(xù)從中原吸納遺民么?”
商離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這一年子貿(mào)攏共從中原贖買回了300多人口,單憑這個速度的話,想要攢夠統(tǒng)御江東的人口數(shù)量還不知道要多久呢。”
一年300,十年就是3000,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顯然是不能滿足商離的需求的。
雖說后續(xù)隨著商隊在中原關系網(wǎng)的組建,每年贖買回來的奴隸數(shù)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但是商離也不確定自己這門生意能夠做多久。萬一姬周反應過來了,亦或者是自己貿(mào)易網(wǎng)所能觸及到的范圍內(nèi)能夠贖買的奴隸都被贖買完了,那么宜國就差不多可以宣告這條人口增長路線徹底斷絕了。
“要想長期有效地獲取人口,大概只剩兩個方法了。”
想到這里,商離直接靠在了車背上,抬頭仰望天空道:
“從宋國拉人,亦或者是打通海上貿(mào)易線,從遼東運人。”
宋國是姬周官方認證的商人國度,那里聚集著這個時代數(shù)量最多的商人。只可惜宋國國君是姬周王室的一條忠犬,自己未必能夠從他那里拉人。
至于遼東……周奄大戰(zhàn)之后大量的商人乘船北渡,逃回了東北老家,在箕子在帶領下建立了箕子朝鮮。這些人都是和姬周打過仗的,對于姬周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如果自己能夠聯(lián)系到他們的話,想來應當是可以比較容易地就從那里拉到人的。
當然,在這之前,自己還必須要解決海船這個大問題才行。
“繞來繞去,一切又都回到了起點。”
商離忍不住感慨道:
“船啊船,你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揚帆起航呢?”
自從幾個月前商離提出了對風帆的建議之后,耍水就已經(jīng)將之前那艘船給封存起來,并且進行改造了。
如今大半年的時間過去,造船司那邊卻依舊沒有傳回消息,也不知道他們改造到哪一步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