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特殊元神-《從全球穿越開始》
第(1/3)頁
“高飛者如何?”姜不苦問。
“丹中生神,此神非精氣神之神,乃精氣神三者共同孕育,卻又完全超脫其上,祂的存在本身就是神通,本身就是神奇。
此神名之為【元神】,所以,第六境也可成為元神境。
不同人的元神各有不同,能真正做到百花齊放、氣象萬千?!标愔邢牡?。
元,在某些語境下本就有“道”之意,又有起始、起源、根本、開端之意。
元神境,即真正問道的起始之境。
至于在此之前的五境,距離【道】都還差得遠,只能說都還是準備熱身的階段。
“苦行者又如何?”姜不苦又問。
“丹中生嬰,然后以此為跳板,嬰中化神。
這就相當(dāng)于將修行第六境拆分成了兩個大境界,元嬰境,化神境。
若苦行者能夠一路沖破元嬰境的重重關(guān)隘,問鼎化神,可能在細微處有所不同,但本質(zhì)上就已已和元神境相當(dāng)。”陳中夏道。
元神之于金丹,一在平地一在天。
只有真正天賦卓絕者,且還需各方面的機緣積累沉淀都足夠深厚,恰到好處,才能夠縱身而躍,魚化為龍,騰云直上,更多的問道者,只能站在地上望而興嘆,苦求不得,最終只能求得個鏡花水月。
而元嬰境、化神境則相當(dāng)于在平地上陡然拔起一座高山,雖然上山路依然艱險,每進一步都千難萬難,但終究有跡可循,有路可走,總會有心志卓絕,矢志不渝的問道者走到大門前。
而且,相比于前者,炎夏以百兆計的人口基數(shù),后者的數(shù)量反而更多。
能夠騰云直上者是少數(shù),沿著山道一步步攀爬者才是絕大多數(shù)問道者的寫照,也是后來者可以師法參照的榜樣。
畢竟,能夠高飛者那是非凡的天賦,或者無可比擬的福緣機緣,學(xué)不來,也學(xué)不會。
能飛就是能飛,不能飛就是不能飛。
反倒是苦行者們開拓出的路徑,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一者天馬行空,羚羊掛角,一者循規(guī)蹈矩,一步一個腳印。
“姜爺,您覺得如此解法可還行?”陳中夏問。
姜不苦點頭道:“我沒什么意見,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大毛病?!?
得到他的這句首肯,陳中夏似乎也放下了心中最后一絲不定。
正要拿起茶杯的姜不苦伸出的手忽然頓了一下,心中閃過一絲古怪之色。
他都以為這修行第六境沒自己什么事了。
卻沒想到就在剛才,人道值忽然進賬了1000點,明目是【對修行第六境的首肯】。
心道,我點個頭的作用已經(jīng)這么大了嗎?
而后,又閑談了一陣,陳中夏一家人才在姜爺幾番端茶之后告辭離開。
當(dāng)夜,靜室。
姜不苦盤膝坐于床榻之上。
閉目靜修。
紫府內(nèi)。
一千零二十四只精神力的線頭如同一千零二十四只穿花蝴蝶般在紫府中肆意游走。
它們所經(jīng)之處,一座座炎夏古跡重現(xiàn),從無中誕生,有了經(jīng)緯結(jié)構(gòu),有了絢爛色彩,更似染上了歲月磨蝕的痕跡,戰(zhàn)場的鐵血硝煙,小橋流水人家的市井恬淡,在穿花蝴蝶所過之處,俱都生動的一一復(fù)現(xiàn)。
還有那大山大河大澤,無論巍峨雄壯,還是浩渺煙波,都在紫府內(nèi)快速復(fù)現(xiàn)。
最終,一百零八異象古跡中,已經(jīng)完美成型了一百零七座,只剩帝都古城一處還未完工。
隨著帝都古城一點點織就凝形,一千零二十四只穿花蝴蝶如同最初不斷分裂一般,開始逐漸兩兩合并。
合為五百一十二只。
再合為兩百五十六只,一百二十八只。
到了最后,當(dāng)整個帝都古城也全都織就還原出來的時候,還剩一只翩躚孱弱的蝴蝶。
它正在天壇供奉昊天上帝的大殿最頂端,那極具標志性的醒目球頂上方,它正在艱難的完成最后的經(jīng)緯勾勒。
當(dāng)最后一絲精神力耗盡,蝴蝶消失,一百零八異象古跡也終于完完整整的勾勒重現(xiàn)出來。
當(dāng)其完整出現(xiàn)了的剎那,恍惚間,姜不苦感覺到貫穿始終,從未斷絕的精神絲線將它們完整的連接成為一個整體。
它們不是分散的一百零八異象古跡,而是那消失時代的集體記憶,集體投影。
他清晰的感覺到,紫府中的古跡留影與那真實的、分處一百零八古跡洞天中的古跡產(chǎn)生了勾連。
那盤踞在一百零八古跡洞天上方陷入半沉眠的炎夏神龍有些訝異的睜開了眼,投射過來一股清晰的意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