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單是如此,最大的價值似乎也就是能夠更早的獲知那些即將與九州世界遭遇的本源小世界的具體情況,以便九州世界能夠做出更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這就像提前預測到極端氣候將臨,然后大家能夠對此做出更有針對性的種種布置一樣。 “九州之主”此前對待這些信息的態度也與之相似。 事情的轉變在這次諸界穿越眾回歸之后。 他們不僅帶回了足以讓他們自己更進一步,甚至更上一層樓的資糧,還帶回了海量的諸界信息——因為穿越眾在異世界身處層次普遍偏低,他們自己能夠接觸到的世界信息也都很片面, 連他們自己都很難將這些信息有效的利用起來,可當這些碎片信息經過專門的提煉整理融合在一起后,對藍星九州而言基本全是一片迷霧的諸界立刻有大量區域被“點亮”。 這些信息最終都會匯總到姜不苦和“九州之主”這來,因為其中信息過于龐雜,迄今為止,姜不苦也只是大略的翻閱了一下, 并沒有仔細的讀取, 而“九州之主”不僅仔細而完整的讀了,將這些信息全部納入心中, 更是將這些信息與他“隔空”觀看那一個個本源小世界的種種所得結合了起來。 在這個基礎上,一個全新的方案應運而生。 而在此之前,九州之主先分析了本源小世界的生靈構成及這些生靈與背后遙控這些本源小世界的九個大世界之間的關系。 其繁復而嚴謹的中間過程可以省略,直接看見結論: “綜上所述,這些生靈的源頭雖然來自于九座不同的大世界,卻存在著某種驚人的共性。 本源小世界的生靈雖都源出于背后的大世界,但早在匹配進入不同的本源小世界之前,就已經有了明確的定位和分工,也即是說,他們生來便是不平等的。 這種不平等可以層層細分,但在宏觀上,大概可以將之分為三層。 其中第一層,乃是數量最多,也是地位最低的,他們的成長極限, 最強也就只能止步于相當于紫府境的層次, 不僅因為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充當基石和炮灰,更因為早在進入這些本源小世界之前,他們就已經被施加了種種手段,以透支的辦法讓他們能在小世界快速成長立足,但卻缺乏足夠的潛力后勁。 他們是閹割過的殘次品,先天上便是殘缺的,畢竟,在諸界的定位中,無論賭局勝敗如何,他們都注定是必將死亡的炮灰,既然是炮灰,那如何用更‘經濟’、更‘廉價’的方式來使用,自然也是應有之意,而諸界雖然道路不同,可在‘節省’這件事上,卻都是一致的,也都極為熟稔; 其中第二層,則是賭局的中堅,也是一千一百座本源小世界形成之初, 各陣營最為倚仗的尖兵, 他們不再是炮灰,也不再是可被隨意揮霍的消耗品, 但限于他們本身的資質稟賦,能在賭局期間成長到堪比金丹境乃至元神境層次就已經是他們的極限。 他們不再是殘次品,先天上也是完整的; 其中第三層,數量最少,也最受倚重,在進入本源小世界那一刻,他們的目的就不是本源小世界之間的鏖戰廝殺,而是成長到相當于真仙境的層次,他們的戰場也從不在本源小世界內部,而在九州世界。 他們不僅先天完整,更因極受倚重之故,還額外背負著許多‘祝福’與‘青睞’,個個都是神眷者,世界之子。” “諸界對這三層生靈給予的一切,差距巨大。 可站在這三層生靈的角度,他們對這些大世界的態度差別同樣巨大。 首先說第一層生靈,因為他們先天殘缺不完整,在進入本源小世界之前就被使用了種種手段,類似于‘思想鋼印’這樣的手段同樣不少,所以,他們對世界是最忠誠的,悍不畏死的忠誠! 再說第二層生靈,外在手段已經無法讓他們成長到這般高度,只能靠主觀自愿,這也是他們能夠保持先天完整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正是這個原因,雖然他們多是其背后世界某種理念的堅定追隨者——譬如,在諸神世界就是某神祇的虔誠信徒,短時間內不擔心背叛問題,但這主要依靠的是這些生靈自身的覺悟,終究不如‘思想鋼印’來得可靠; 最后說第三層生靈,毫無疑問,他們得到的最多,可另一方面,他們卻反倒是最‘自由’的。 不僅沒有‘思想鋼印’這種控制手段——這種手段下催生不了真正的強者,只能催生出炮灰,連是否堅定的追隨某種理念都值得商榷。 同樣以諸神世界為例,成長到堪比九州真仙境層次,在諸神世界就是點燃神火,凝聚神格,升華為神,而諸神世界有這樣一個理念,弱等神和偉大神之間的差距固然巨大,但在神格層面,祂們卻是平等的。 所以,指望一個神對另一個神有多么虔誠的信仰,那真就是想瞎了心。” 由此,九州之主更進一步得出結論: “身在本源世界的他們是最‘自由’的,而在這些本源小世界與九州相遇之后他們會如何轉變,不僅取決于他們,更取決于我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