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迢迢長路(十八)-《從全球穿越開始》
第(1/3)頁
夢魔還在更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構思。
“因為這種靜等對方上鉤的做法多少還是有些看天吃飯的意思,也不能完全倚重。
我的想法是用其他方法側面配合,予以不足。
這方法我暫時想到了兩種,也是從我這名號中悟得。
一法為‘夢’,一法為‘魔’。
據我觀察,凡有情眾生,多多少少都會做夢,至少,現在我們所遭遇的所有世界皆是如此,只不過有的世界,有的族群做夢很少,卻不存在‘絕不做夢’一說。
我對夢境的理解和其他各種夢境解析的書籍不同。
我是這么理解的,一切有情眾生,自從其誕生了‘我’之念后,就必將面對兩個世界。
第一個,自然便是身外天地,日升月落,真實無虛的物質世界。
這是一切存在都必然面對的。
這個世界,是億萬萬各種‘存在’相聚的舞臺,若見不到這個世界,那這個世界的一切災厄喜樂,創生毀滅都與之無關。
第二個,卻是有情眾生所獨有的,內心感知的世界?!?
“這兩個世界,基本上是重疊的,且因為有情個體的渺小面對無垠廣大的現實世界,會主動的讓自我感知的世界遷就于現實世界,掛靠在現實世界之下。
若這兩個世界有沖突,那問題不可能處在現世物質世界,只可能歸罪于內心感知世界。
若必須對其中一個做出改變,以達到兩界相協的目的,那也必然只能是自我感知世界做出改變?!?
《大明第一臣》
“有情眾生要想安居于世,就必須協調這兩個世界的關系,它們可以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也可以是遷就與被遷就的關系,若能彼此和諧相生自然更好,可若兩個世界產生強烈沖突,互證其謬,那就完了,其沖突的結果只能以此有情生靈退場為終結。
這種退場可能是死亡,肉身包括靈魂的毀滅,也可以是有情化無情,成為草木竹石一類,身體雖然活著,‘我’念卻已消失?!?
“兩個世界包含與被包含的轉變,遷就與被遷就的變化,也是我認知絕對強弱的標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