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你們要想想,在戰國那個時代,天下的大勢就是一統,始皇所做不過是應大勢所趨,方向并未錯。」 「秦一掃六合,被滅國的六國貴族自然不甘心,書本文字本來就掌握在他們的手里,既然武力上無法反抗,那就在書本上大肆抹黑,嚴重阻礙了大一統的過程,焚書坑儒就根源于此?!? 這些不一樣的觀點講清楚了始皇在史書上暴名由來,但很快就被其他評論所淹沒。 「你放屁!你怎么凈撿好的說,你倒是說說,當初滅六國之時,有多少人被殺,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的事,你是只字不提啊。」 「哦,我們斷章取義,合著您就是統籌大局了,像你這樣的圣人,怎么不穿越到當年被活埋的士兵身體里,感受一下什么叫幸福?!? 「這種人被稱為暴君根本就不為過好不好,是,我承認他為華夏的大一統過程做出了貢獻,但功是功過是過,功過分明不是我們新時代青年的品德嗎?」 「呵呵呵,你說的倒是好聽,長城之下,有多少百姓尸骨,他們到死都沒有再見過家人一眼,更是有孟長女哭長城的可泣故事,莫非這些歷史就不看了?」 「我還是不理解,為什么作者大大會把這個暴君列在無辜榜單上,他根本不配被洗白?!? 漫天評論中,幾乎大多數都在敘述始皇暴政,仿若親身經歷者,在大部分的人的認知中,秦始皇已經是經典暴君的代名詞了。 而也有少數沒有被輿論帶歪的觀眾,搖著頭,也不在繼續評論了。 成見就像一塊巨石,不是他們三言兩語就能接受的。 畫面之中,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之上,嬴政高坐于上,頒發召令。 「從今日起,各國文字一概廢除,包括即將滅亡的齊國,普天之下將統一使用秦國的文字。」 「統一文字后,我將寫下的第一道昭命是,任高漸離為秦國的大樂府令。」 當即有人跳出來反對:「大王,大樂府令,名列高位,掌管國家宗廟大典,歷來都是王族的長輩出任,讓一個臉上寫過字的囚徒去當,實在不體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