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惜不知道他想如何跟百煉宗較量!”鄭銘拿著茶碗,說道。 雨化田站在一旁,低頭不語。 他還沉浸在鄭銘的話語中,腦海中一點點捋著鄭銘的話。 “可是陛下為何不立太子?”雨化田問道。 鄭銘一怔。 是啊! 為何不立太子? 就算鄭青松想跟百煉宗較量一番也該立太子啊。 “難道立太子會影響他的謀劃?”鄭銘猜測道。 想了許久,鄭銘還是沒有想明白。 缺少關鍵信息,無法推測出來。 …… 在雨化田離開京都之后,新一輪太子之爭再次上演。 因為鄭青松放松的態度,眾皇子這次躊躇滿志,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于是朝堂之上天天上演起吹捧大戲。 這邊站出來吹吹大皇子多么的賢德,那邊站出來吹吹二皇子多么的威武,你吹一會,我吹一會,一場早朝都快就過去了,正事沒說一點。 鄭青松坐在龍椅上聽的直打哈欠。 “宋彥,你說諸皇子中誰可為太子?” 頓時殿內群臣沉寂下來,都朝著宋彥看去。 話說宋彥昨天剛到京都,今天還是第一次上朝,此時突然聽到鄭青松詢問,整個人都有些懵。 站在群臣前列的梁松年神色微變,一顆心頓時提了起來。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 或許鄭青松的態度真的有所松動,但是作為六部尚書之一,宋彥絕對不能偏向于哪位皇子。 你可以提議立太子,但是你不能提議立某位皇子做太子。 這是立場問題。 宋彥雖然剛直,但是他不傻,他能成為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靠的可不只是剛硬的手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