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府衙后院。 辛棄疾身穿一襲青色長衫與杜如晦坐在茶桌前。 討伐百煉宗的檄文已經傳到他們耳中了。 “杜兄,這次爭斗誰能勝?”辛棄疾看著檄文說道。 杜如晦笑道:“辛大人問錯人了,杜某只是一介書生,對修煉之道了解甚少。” 辛棄疾搖搖頭,道:“我問的不是雙方的修煉者實力,而是雙方的勢力對比。” 杜如晦端起茶水輕抿一口,凝思了片刻,說道:“如果只考慮兵力和民心,杜某覺得陛下會勝。” “大璃建朝五百年,早已深入民心,而百煉宗雖然實力強大,但聲威只存留在江湖宗門之中,相比之下,民心向大璃。” “至于兵力,雖然百煉宗能夠統籌江湖中的各大宗門,在武者實力上遠超朝廷,但朝廷手握數百萬大軍,在數量上遠超于百煉宗。” 辛棄疾微微頷首,也覺得如此。 但是這場爭斗中軍隊和民心都不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真正的關鍵在于宗師以上的武者,特別是鄭青松和辛元晨。 他們兩個人的勝負才是決定這場爭斗輸贏的關鍵。 “如果陛下勝了會如何?”辛棄疾問道。 杜如晦眼中閃過一抹異色,說道:“大璃會恢復平穩,只要陛下還在世,大璃再無內亂。” “同時睿王殿下也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以后只能做個逍遙王爺偏居一偶。” “如果陛下敗了呢?”辛棄疾道。 “大璃接下來會迎來一場劫難,草原部落會在百煉宗的支持下侵入大璃,戰火會燒遍整個大璃。”杜如晦道。 辛棄疾眉頭緊鎖,說道:“所以無論對殿下還是對天下來說,最好的結果是陛下獲勝。” 杜如晦卻搖搖頭道:“不,最好的結果是陛下失敗。” “為什么?”辛棄疾驚異的看著他。 杜如晦低頭看著茶碗中的青葉,說道:“因為對殿下來說,陛下才是最大的阻礙。” “只要陛下不死,殿下就無法名正言順坐上皇位。” 辛棄疾愣愣的看著他,心中卻是翻江倒海。 他沒想到杜如晦會有這樣的想法,但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杜如晦是對的。 鄭青松不死,鄭銘就無法名正言順,除非鄭銘造反奪位,可是一旦鄭銘造反奪位就會背上罵名。 身為鄭銘的屬臣,辛棄疾不希望自己的主公背上罵名。 “所以我們能做什么?”辛棄疾有些茫然的說道。 杜如晦低聲說道:“我們可以提醒一下文和先生。” “為什么不直接提醒殿下?”辛棄疾道。 然而不等杜如晦回答,辛棄疾就醒悟過來了。 杜如晦輕嘆一聲,說道:“此事還是由杜某來做吧。” …… 山海縣。 鄭銘坐在涼亭中,看著送來的檄文。 旁邊賈詡一副悠然自在的喝著茶水。 “文采不錯,寫的有理有據,要不是看了這篇檄文,本王都不知道百煉宗有這么多罪狀。”鄭銘看完檄文,輕笑起來。 張靈征身為首輔文采自然不會太差,但是關鍵是其中列舉的罪狀足足有十幾條,每一條都有憑有據,直接讓百煉宗變成了罄竹難書的惡勢力。 “百煉宗確實做了很多對大璃不利的事情。”賈詡說道。 鄭銘隨手將檄文扔在了石桌上,笑道:“孰是孰非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 “的確,不過陛下將出征的日子定在六月六,有些操之過急了。”賈詡道。 現在已經五月中旬了,距離六月六還有二十多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