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燕小乙這個侍衛統領是鄭銘剛剛封的官,羅京被留在了王府,這次回京,他負責守衛鄭銘的安全。 “兩位快快請起,老夫可不敢受兩位行禮。”王守明笑呵呵說道。 鄭銘開口道:“夫子,我們一邊走一邊說。” 王守明深深看了一眼他,微微頷首。 “殿下先請。” 鄭銘沒有再多說,帶著他走進了自己的馬車中。 隊伍繼續前行,不過速度稍微放緩了一些。 “老夫的來意,想必殿下已經很清楚了,不知道殿下接下來會怎么做。” 馬車中,王守明坐在鄭銘對面問道。 鄭銘低頭沉默片刻,道:“當仁不讓。” 他明白王守明的意思,無非就是詢問他對皇位的態度。 要說他對皇位沒意思,那就太假了。 這個時候與其遮遮掩掩,還不如直截了當。 反正鄭青松已經死了,他再也沒有任何顧忌了。 “好一個當仁不讓。”王守明贊許的看著他。 在未見到鄭銘之前,他心里已經在料想鄭銘的品性、能力等等。 可是無論他料想中的鄭銘是什么樣,都不如眼前這個真實的鄭銘。 “對陛下突然駕崩之事,殿下如何看待?”王守明又問道。 “本王會查個水落石出,無論是誰,無論牽扯什么勢力,本王都會讓他們消失在這個世界上。”鄭銘低沉的說道。 此時,他一點都不心虛。 王守明點點頭,又道:“那對百煉宗呢?” 鄭銘看著他,眸間有精光閃過。 “以后不會再有百煉宗。” 他說的斬釘截鐵。 王守明心中一震,眼神有些呆滯的看著鄭銘。 他仿佛在鄭銘身上看到了鄭青松的影子。 自信、霸道、還有野心。 那份姿態簡直跟鄭青松像極了。 “老夫以前見過殿下。”他輕聲說道。 鄭銘回想著前身的記憶,并不記得以前見過王守明。 前身十六歲之前一直都居住在宮中,很少與宮外接觸,也從未與供奉殿打過交道,更不要說王守明了。 “那時殿下只有七八歲的樣子,當時殿下抱著一只受傷的兔子,滿眼都是關愛。” 王守明回憶道。 “那時候,老夫以為殿下是一個善良的人,以為殿下如果繼承皇位,一定會是一位仁君。” 鄭銘眉頭微蹙。 那些事都是前身做的,跟他可是一點關系也沒有。 王守明繼續說道:“后來老夫聽說了殿下寫的一句話。”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很好的一句話,老夫聽了都感覺慚愧。” “殿下,老夫想問一句該如何為生民立命。” 他雙眸熠熠生輝,緊緊的盯著鄭銘。 鄭銘低頭沉默起來。 顯然,王守明這是在探尋他的內心。 仁君、為生民立命。 這是王守明對他的期許。 “以民為本,權貴是民、修煉者是民、尋常百姓也是民,民者,君之本也。生民之命,帝皇之命也。”鄭銘道。 以民為本是華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的可貴說法 簡單來說就是“民為貴,君為輕”的理念。 此話并不是鄭銘在胡說,而是鄭銘真正的想法。 不說前世帶來的觀念,就說系統對國運的定義,其中民心就是最關鍵的一項,為了獲得更多的氣運值,鄭銘也必須天下萬民放在首位。 當然這個民是一個整體,不是指單個人,而君卻只有他自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