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大璃皇朝并沒有封神?”少年不解的說道。 他有這樣的不解很正常。 因為在仙地中,氣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封神。 而皇朝帝皇使用氣運的方式也多用于封神,很少用于其他地方。 就比如以前的大盛皇朝,傳承了五千年,冊封了三十八位神祗,除此之外,皇族還培養(yǎng)了八百龍兵。 封神,培養(yǎng)龍兵都需要消耗皇朝氣運。相比之下,封神所消耗的皇朝氣運遠超過培養(yǎng)龍兵,培養(yǎng)八百個龍兵也不如一次封神消耗的皇朝氣運多。 但大盛皇朝依然敕封了三十八位神祗,原因就是神祗與皇朝同生共死,而龍兵同帝皇一樣壽不過五百。 一個神祗可以活到皇朝覆滅,是皇朝永恒的守護者。 敕封神祗會消耗大量的皇朝氣運,但利在千秋。 仙地中很多皇朝都會想方設(shè)法的敕封神祗,恨不得敕封成千上萬位神祗,遍布整個皇朝疆域,如此皇朝可傳承萬年。 少年不解的是大璃皇朝明明沒有封神,為何皇朝氣運會如此細小。 老叟淡笑著,道:“所以才說大璃的帝皇是一位修煉氣運之道的強者。” 在他看來,封神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雖然封神對皇朝有利,但對帝皇來說沒有什么可稱道的地方。 因為封神跟帝皇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封神的前提有三個,第一受封之人有功德加身,生前必須行大善之事。第二是受封之人受萬民香火供奉,獲得神軀。第三則是要有封神冊。 三個條件都跟帝皇沒有關(guān)系,哪怕是封神冊也是先皇前人煉制的,跟當(dāng)今帝皇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因此一個能封神的帝皇不一定是一個掌握氣運之道的強者。 “大璃的氣運之柱細小,卻沒有封神,這說明大璃帝皇將皇朝氣運用在了別的地方了,能使用如此磅礴的皇朝氣運,自然是一位氣運之道的強者。”老叟解釋道。 少年恍然。 “我們這次來大璃算是來對了。”老叟笑意盎然的說道。 “記錄下來,西北域大璃皇朝為六等皇朝,大璃帝皇為二等帝皇。” 少年聞言,清秀的臉龐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師尊,六等皇朝,二等帝皇,這,這差別太大了。” 他張目結(jié)舌的說道。 “所以為師才說這大璃皇朝妙不可言。”老叟道。 仙地之中,皇朝和帝皇皆分九等,九等為末,一等為尊。 皇朝等級根據(jù)疆域的大小、修煉者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皇朝之內(nèi)的民生民意等等劃分。 以前的大盛皇朝被劃分為七等皇朝,而如今的大璃皇朝卻被劃分為六等皇朝。 兩者的差別其實在于仙臺境強者上,也就是因為法海的存在。 此老叟雖然剛剛到達京都,卻已經(jīng)將京都之內(nèi)的情況收入眼底。 至于帝皇等級,則是根據(jù)修煉氣運之道的強弱劃分的。 九等帝皇不修氣運,一等帝皇掌握數(shù)種帝皇功法,并且已經(jīng)修煉到極其高深的地步。 此老叟雖然未見過鄭銘,但是他從大璃的氣運之柱已經(jīng)看出鄭銘修煉了數(shù)種帝皇功法。 不過他有一點弄錯了,那就是大璃的皇朝氣運并不是被鄭銘修煉帝皇功法消耗掉的,而是被系統(tǒng)給消耗掉了。 說實話,單論鄭銘目前的實力,頂多也就是五等帝皇而已。 少年苦惱的撓撓頭,然后拿出一塊玉符開始錄入信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