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封神冊,鄭銘手中正好有一份,就是黑麒麟從大羽皇朝哪里搶來的那一份。 神軀就不用多說,隋南國現在就是神祗,完全符合敕封的要求。 …… 華夏十九年二月初二。 京都城南。 高大的祭壇上,玉符、金敕,供于香案之上。 祭壇之下,朝堂文武百官,供奉殿眾多高手,齊聚于此。 這是大璃第一次封神,而且冊封的還是靈源山山神,意義不凡。 隋南國身穿絳紫色神袍,頭戴白玉冠束,銀白長發梳的一絲不茍,整個人挺直的站在祭壇一半的平臺上。 隨著鐘鼓齊鳴,大音兮兮,鄭銘身穿龍袍,頭戴冠冕,從祭壇北部踏著石階緩緩登上祭壇頂部。 站在祭壇上,鄭銘俯瞰著下方文武百官,雙眸閃過一道金芒。 “帝令封神!” 他身體挺直,面色平靜的俯視前方。 “謹遵帝令!” 下方小福子立即跪拜。 跪拜之后,他起身走上祭壇,捧起香案上的金敕。 打開,深吸一口氣,高聲誦讀起來。 “奉大璃帝皇敕令:隋南國遭暴主之慘惡,致逃亡于他地,流離遷徙,嘗盡惶恐之悲;奮志酧知,突遇攻伐之劫,遂罹兇禍,情實可悲!然隋南國忠義志堅,欲效股肱之愿,入大璃侍帝皇,特钖榮封,以是差等。乃敕封隋南國為靈源山山神,仍加敕一道,執掌大璃京都城隍神權。” 誦讀結束,隋南國上前叩首謝恩。 有了這份敕封,就相當于他擁有兩個神職,一個是靈源山山神,一個是京都城隍。 神權擴大,神域擴張,只要香火充足,他的實力就可以更上一層。 而就在隋南國謝恩之時,鄭銘驟然發現一道磅礴的皇朝萬民氣運向著隋南國涌去。 系統中的氣運值頓時削減了八十多萬,而事實上消耗的氣運值不止這些,還有大璃的氣運光柱之上,也有大量的氣運被抽離。 國運和萬民氣運并不是相同的東西,兩者有著很大的差別。 萬民氣運屬于國運的基礎,但國運之上并不只是萬民氣運。 而根據系統的解釋,所謂氣運是人為天定,也就是由人產生,由天道決定。 系統抽取的萬民氣運就是由大璃百姓所產生的氣運,而天定的國運連系統也無法撬動,因為那是天道的意志。 抗衡天道的意志就相當于與整個世界為敵。 也因此,神祗在某方面來說是經過天道認可的存在。 鄭銘看著恢宏的氣運長河,眸光微微閃動。 “原來如此,有點意思!” 他輕聲喃喃道。 在帝皇望氣術之下,他總算是明白了所謂的封神是怎么回事了。 帝皇又被稱為天子,意為天道的代言人。 所以每一個帝皇都是秉承天意。 所謂的皇族氣運反噬,就是因為天意的反噬。 天道至公無私,一切都按照規則運行。 說到底,帝皇就是受天道庇護的人,但如果受到民意反對,帝皇也會被推翻。 而封神則是天道給帝皇的優待,唯有帝皇可封神。 “不過為什么不能敕封天神?”鄭銘昂頭望著天空。 神祗分為三種,天神、地神、鬼神。 天神即為日月星辰之神,風雨雷電之神,善惡功德之神等等。 地神就是山神、土地、河神等等。 而鬼神是城隍、鬼差判官,陰兵陰將等等。 在仙地中,鄭銘從未聽說過有天神的存在,所有的神祗都是地神和鬼神。 可是系統商城中有封神榜這個東西,要知道封神榜可以敕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神權之大,神力之強,遠不是地神和鬼神能比的。 現在鄭銘無法兌換出封神榜,自然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