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神力本身屬于香火之力,來自眾生信仰,都需要陰屬性能量,而且比鬼靈之氣要平和很多。 “陛下!” 見鄭銘睜開了雙眸,旁邊的敖丙和雷震子輕聲呼喚道。 鄭銘擺擺手說道:“朕無礙。” “去將寶庫中所有能夠補充神魂能量的靈材拿出來。” “另外去跟小福子說一聲,朕要調(diào)動神祗的神力,讓他們不必驚慌。” 他吩咐道。 “喏!” 雷震子和敖丙連忙應(yīng)道。 爾后兩人分頭行動起來,雷震子去了帝皇寶庫,帶著六劍奴開始搬運靈材,而敖丙則走出內(nèi)庫,對鄭銘的話傳給了謹仙,然后由謹仙去跟小福子交代。 神力本是神祗的根本,如果不是特殊情況,鄭銘不會隨意調(diào)動。 上次鄭銘與圣滄海神對戰(zhàn),雖然也調(diào)動的了神力,但只是調(diào)動了一小部分而已,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問題。 但現(xiàn)在鄭銘需要在大道本源上刻畫神魂烙印,也不知道會消耗多少神力,所以他要提前跟眾神祗交代一下,免得到時候引起神祗的恐慌。畢竟現(xiàn)在大璃的神祗已經(jīng)超過了十萬之數(shù)。 待一切安排妥當,鄭銘開始大量的使用寶庫中的靈材。 他沒有吞食或者緩慢的汲取靈材中的能量,而是直接用暴力的手段直接抽去了靈材中的能量。 僅僅片刻間,價值數(shù)千萬靈石的靈材就被鄭銘全部摧毀了。 爾后。 鄭銘的意識再次沉浸在神魂體內(nèi)。 感受著大道本源,他的心神開始涌動起來。 一縷縷神魂能量侵入大道本源之中。 如磅礴的大道本源相比,鄭銘的神魂能量就好像一根頭發(fā)絲捆在了一座雄偉的山峰上。 而隨著涌現(xiàn)出來的神魂能量越來越多,鄭銘越來越清晰的感受到大道本源上的道意。 陰陽之道,五行之道,風雷之道,氣運之道,命運之道等等,無數(shù)道意交織,相互勾連,相互牽扯,如同一張大網(wǎng)籠罩著整個世界。 風雨雷電,山川河流,浩瀚大海,皆有道意覆蓋。 花草樹木,蟲草魚鳥,山間野獸,人族妖族,所有生靈都承載著道意。 道意無處不在,天地大道也無處不在。 清晰的感受過之后,鄭銘似有所悟。 可惜他畢竟不是修煉者,根本就沒有參悟過道意,也沒有屬于自己的道意。 所以這般感悟全部浪費掉了,頂多是讓他對道意有些一些深刻的認識,卻無法成為道意強者。 不過,既然能掌控大道本源,又何必去參悟這些道意。 隨著時間緩緩流逝,鄭銘所擁有的神魂能量已經(jīng)消耗殆盡,然而神魂烙印卻連一半也沒有完成。 如此,鄭銘只好拿出封神榜,開始抽去神祗的神力。 大璃十萬神祗,所擁有的神力浩瀚如海,當初鄭銘只是抽去了一點點,就將圣滄海神給禁錮住了,而現(xiàn)在他要抽去大半的神力。 神力浩瀚如海,但在大道本源面前,卻也顯得微不足道。 隨著鄭銘將神力轉(zhuǎn)化為神魂能量,他刻畫的烙印的速度越來越快。 第(3/3)頁